河南媒体记者团走进消防攻坚组集训队:聚焦烈日下的“钢铁战士”

30.05.2014  16:14





 

 

      5月29日,由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河南法制报、大豫网等10余家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记者团一行,深入省消防总队攻坚组集训队开展采风活动。

      活动中,记者们近距离观看了业务技能训练,力所能及地体验了个别训练项目,切身感受到了消防部队精锐力量的锻造过程,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为官兵顶烈日冒酷暑出色完成训练项目的过硬素质点赞

      上午9点,记者们来到了省消防总队培训基地的训练场,耀眼的阳光照得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刺得人眯起了眼睛,身上裸露的皮肤有灼烧感。就在此时,有记者收到全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的信息。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局部地区将达到40℃的高温。

      与此同时,身穿厚厚橙色抢险救援服、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的消防部队攻坚组队员们正在场上进行紧张有序的训练。只见一组队员听到指挥员口令后,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在队友的托举下,双手一撑,双脚一蹬,飞身跃起,跨过了高达2.5米的障碍板,紧接着冲向了独木桥,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追求速度的极限,随后穿越立柱模拟的“丛林区”,钻过轮胎障碍,抬起重达120余斤的假人,搬运至安全地带。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过程之快犹如飞檐走壁,记者的相机快门都跟不上他们的步伐。记者们一再请求动作重演,好用镜头捕捉到那风驰电掣的瞬间。

      据总队战训处副处长袁作林介绍,从2008年以来,总队每年都要在部队内部开展千余人次的集中强化训练。此次按照实战化训练的要求,从全省消防部队选拔出200人的新锐力量组成攻坚组,集中开展业务理论、体能技能、攻坚组合成和真火实战等训练,巩固提升综合攻坚作战能力,锻造出一批灭火救援战斗的生力军。

      此次集训从5月中旬开始,队员们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在训练上。早上6时起床后便去跑步,上午和下午、晚上的学习训练也排满日程。如果是技能竞赛期间,为了争取荣誉,他们的训练强度则会相应加大。

      面对在训练期间遇到高温天气,袁作林说,在比这更为险恶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作为尖刀作用突出的攻坚队伍,必须随时随地保持英勇顽强的作战精神,能攻善守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是每一名攻坚组队员都要经受住的必要考验。

      他还说,按照科学施训的原则,总队将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开高温时段,做好防暑降温准备,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为“90后”年轻士兵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坚毅形象点赞

     
刚才进行的是400米综合救助操。接下来,记者们还观看了攻坚组队员们进行的危机救生操、供水技巧等训练项目。

      在危机救生环节,队员们头戴遮光的呼吸面罩,模拟实战浓烟下的黑暗环境,背负空气呼吸器,身穿绿色灭火救援服,从1米高的L型铁笼里爬行穿过,中间要避开不规则的木板障碍,从铁笼里救出百十斤重的假人。

      其中一名背上印有“三门峡消防”字样的队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虽然个头小,但在穿行过程中的速度之快、力量之猛、强度之高、流程之顺畅,让看得人不禁竖起大拇指!任务结束,应记者要求,他摘下了呼吸面罩,黝黑的脸上透着年轻稚嫩,汗水已经洗刷了一层又一层。

      他是90后,与记者团一名实习记者年龄相仿。而两人的区别不仅仅是外表上的一黑一白,一壮一瘦,更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一种气场。虽然这名年轻的战士不善言谈,笑得腼腆,却始终站得笔直,目光坚毅。

      听人说,他还参加过2013年“2.1”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垮塌现场的救援。他年龄虽小,却战功赫赫,这让记者们钦佩不已。

      总队培训基地训练处处长朱林说,近年来,随着应征入伍的“90后”官兵越来越多,他们正逐步成长为消防部队一线作战的主要群体。他们普遍家庭条件优越,入伍前很少吃苦,来到部队经历了身心上的磨砺和重塑。

      这次参训的队员以“90后”为主,选拔出来的都是身体合格、心理健康,能够满足长时间、超负荷、大运动量艰苦训练的要求。作为“90后”的代表,他们回去后将继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历练,完成从普通一兵向“能打仗、打胜仗”的合格攻坚组队员的转变。

      为媒体记者热情聚焦积极参与的体验行动点赞

     
采风活动中,记者们已不满足于从旁观看,他们纷纷放下照摄像器材、话筒、采访笔记本,前往自己觉得力所能及且看似简单的项目,打算一试身手,有的去钻轮胎,有的去抬假人。

      在消防官兵的协助下,刚从轮胎障碍板下来的河南商报摄影记者邓万里气喘吁吁地连声说:“太不容易了,真的太不容易了。

      记者们采访结束时表示,通过此次采访和亲身体验,真正了解了消防官兵日常训练、工作的辛苦,回去后要将消防官兵的事迹和风采展现出去,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消防、重视消防;让更多的人关心消防、支持消防;让更多的人为“最可爱的人”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