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中国经济点燃三大新引擎

10.12.2014  10:10

      面对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中国政府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不断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       审批减法带来经济乘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简政放权,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简政放权的目的就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本报记者说,原来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束缚了市场的手脚,致使市场内生动力不足、创造性和主动性不强。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降低百姓创业的门槛,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有助于增加就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对于简化审批,李克强总理非常重视,他在谈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时说:“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要像‘钓鱼’一样再搞那么多指标、评审和审批了,我的建议就是‘加快’!”总理强调,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权力更多用在事中事后的监督监管上来。       去年至今,政府加快简政放权步伐,市场活力得以进一步释放。截至今年9月的统计,国务院先后取消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本届政府前两年中央层面政府核准事项量减少约76%;改革企业登记制度后,今年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60%以上……       2       开放领域激活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能反映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是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新政,比如,民间投资新36条以及各部门出台实施的42项实施细则等。民间投资领域正在逐步拓宽,其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去国有资本在很多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国家对民间资本开放有限,使民间资本难以发挥作用。现在搞混合所有制,民间资本可以参与公司治理,改善原来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可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徐洪才说。       国务院在近期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收益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水电、核电、跨区输电通道、油气管网主干线等能源设施建设,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支线铁路等交通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对于“怎么投”,国家发改委表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指导意见将于近期印发。       3       政策助力推动创新升级       专家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既要做好政府简政放权的“减法”,还要做好激发社会万众创新创业的“加法”。从2010年起,国家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了金融、财税、人才激励、科研经费等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为让创新之火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李克强指出,当前,必须加快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试点政策。       国务院日前决定,把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向全国;在所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绵阳科技城,推广实施4项先行先试政策;围绕鼓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支持设立适应科技企业特点和需求的保税仓库等,研究推动在中关村开展新的政策试点;依托国家高新区,在天津、湖南长株潭以及东中西部一些地方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如今,万众创新创业的浪潮正在全国掀起,很多人正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有科技人员、有从政府部门走出去的公务人员,还有海归学子、职业经理人和大学毕业生等”,徐洪才说,各路人才汇聚一起,积极创新,在这种新形势下,还怕中国经济没有活力吗?还用担心经济下行吗?       本报记者 罗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