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华姜姓源流暨太公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25.08.2015 17:03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8月8日下午,大会开幕式和研讨会在元通中州国际大酒店会议厅举行。开幕式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姜姓委员会秘书长姜君平主持,原河南省政协十届委员会副主席王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一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锐分别致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姜姓委员会执行会长姜克生致欢迎辞。魏一明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因其始祖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而得名,又因姜子牙封于齐国而根深叶茂。全方位、多角度、宽视野研究姜姓源流,挖掘太公事迹,弘扬太公精神,传播太公文化,既可以为人们更加准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又可以凝心聚力,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对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现代文化品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讨会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卫绍生研究员主持。会议紧紧围绕中华姜姓源流、太公生平形象、太公精神文化以及太公相关文化等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其中,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马世之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震中研究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常耀华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任崇岳研究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东晨研究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委员、主任记者聂振强先生,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玉洁教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小生先生,苏州大学社会学系周书灿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波博士,姜姓委员会副秘书长姜再新先生等人,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经过与会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和细致考证,会议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一、炎帝和姜太公是姜姓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位伟大人物。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因炎帝居于姜水而得姓。西周初年,姜太公因灭商有功,被分封建立齐国,史称姜齐。由姜姓分衍出来的姓氏很多,属于姜太公后裔的姓氏就有140个之多。二、炎帝神农氏既是姜姓的得姓始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尊为“百家宗师”“兵家之祖”“谋圣”。姜太公以其卓越的历史贡献被后人颂扬,并藉《封神演义》被民间广为传颂,太公文化和太公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重要组成部分。四、河南是姜姓始祖重要活动地区。关于姜太公的故里所在地,说法很多,有冀州说、许州说、南阳说、淄博说、西羌说、日照说、卫辉说等,综合文献考察,尤以卫辉说证据最为充分。五、在陕西、山西、河北、湖北、山东等地,也存留着众多有关炎帝、吕国、姜太公的遗迹和传说,皆是中华姜姓宗亲重要的寻根谒祖圣地,都值得我们研究、保护、挖掘和弘扬。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研究员宣读了“首届中华姜姓源流与太公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与会专家学者及姜姓宗亲代表们一致鼓掌通过了会议纪要。
最后,卫绍生研究员就此次研讨会作了学术总结:一是表现出三个特点,即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相结合、专业研究与跨专业研究相结合、全局性研究和地域性研究相结合;二是探讨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中华姜姓源流、太公生平形象、太公精神文化以及太公相关文化等;三是收获了五个方面的成果,即对姜姓起源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对起源于姜姓的姓氏进行了梳理、对姜太公的生平形象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对太公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太公文化的深远影响作了简要的探讨。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和姜姓宗亲代表专程赴卫辉市参观了姜太公陵墓,并就太公故里论争、太公活动轨迹、太公历史贡献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中原文化研究所供稿)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25.08.2015 17:03
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图为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残疾人联合会
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现场会在三门峡召开
图为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