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地税局契税税务分局小团队大担当妥善应对办税高峰

26.05.2016  10:03

 

作为地税系统唯一以税种命名的专业税务分局,开封市地税局契税税务分局承担了与民生联系最为直接、与百姓利益最密切相关的工作职责。2016年以来,营改增和税收体制改革的大旗迎风飘扬,地税系统各个方阵都在这杆大旗下紧锣密鼓地昂扬前行,该局也按照省市局的部署按图施工、稳步前行。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几个月之中,该局经历了独特的“战火”洗礼。

最大困难来袭

因为营改增而引发的二手房交易高峰,也因为国家契税新政和地方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落地,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明显,前来缴纳契税的人数激增。自春节以来,契税分局从一个编制仅为10人、日均业务量数十的小单位,忽然之间门庭若市,户限为穿,一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该局的办税窗口设在开封市民之家,原有两个契税受理窗口,一个减免退税窗口,原来每天的业务量不足50户,今年1月份以来渐次增多,很快就攀升到每日150户以上,最高的一天办理户数达到了272户。

业务量增加了四倍多,人员却还是这些人。原来来到窗口即可直接办理,现在却人满为患,办税窗口排起了长队。一时之间,办理契税难的消息不迳而走,有些市民听信谣言,甚至凌晨起来到市民之家门口排队。更有些中介和社会人员为谋取利益,四处炒作办税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早起排队领取办理序号,倒卖序号,从中牟利。

一时之间,市长热线、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接到了大量办税难的投诉,甚至有人声称契税工作人员倒卖办理序号,并且投诉到了媒体。

全市地税系统最小的一个分局,遇到了建局以来最大的问题。用一句网络热词来形容:压力山大!

最大努力应对

面对重压和误解,契税人挺直了肩膀。

谁叫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呢?”徐斌局长用朴素的话道出了契税人的心声,在其位而谋其政,任其职而尽其责。在这个位置上,就得承受这样的压力,就得承受起这样的误解,就得肩负起应当的责任。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提升我们的办税能力,办税能力上去了,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局领导班子迅速统一了思想,在全体干部工作会议上,徐斌局长用开封话说了一句:“凹(wa)住腰干吧!

  于是,在积极向市局汇报、请求支持支援的同时,契税分局做出了最大努力的应对:

  ——增设办税窗口。自今年2月份起,集中力量,克服窗口不足、人员不足的困难,包括局领导在内的全体人员全部充实到工作窗口,契税受理窗口从2个增加到3个,从3个增加到4个,又从4个增加到7个,全员上阵、全民皆兵;

——加强内部管理。全员取消休假,严格控制请假,确保全体投入、全力以赴应对当前的办税高峰,工作时间全部集中在窗口,其他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完成;

——加强思想教育。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局领导逐个与工作人员交心交底,全体人员发扬爱岗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实行延时服务。取消每天下午到点结账对账的惯例,坚持有多少办多少,当天排号、等候的纳税人,无论多晚,确保受理完毕;

——实行上门服务。对因特殊原因无法前来申报的纳税人,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上门服务,满足纳税需求;

——实行承诺服务。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和办税张贴的形式发布《致纳税人的一封信》,向纳税人承诺:凡当天来申报办税,只要资料齐全,不论多晚,一定受理。

——完善排序管理。提前一小时上岗,提前按身份证实名制发放排序号,堵住漏洞,杜绝倒号行为,确保合理排序;

——领导率先垂范。两位局领导工作期间全部守在办税窗口,甚至直接参与到咨询、受理、审核业务当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为同志们作出表率;

              ……

这段日子,契税分局的每一位同志,都像上足了的发条,只要进了办税大厅,就一刻不停地运转。100多个日夜,100多天坚守,仅仅只有20名工作人员,最低一天办理129户,最高一天办理272户!

他们尽职了,尽力了,尽心了!

最大团结坚守

回首100多个日夜,契税人恍若隔世: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挺过来的?

从早上八点钟到岗,到晚上七点钟离岗,除去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他们几乎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上厕所都要一溜小跑!天天如此,周周如此,月月如此。

别的大厅过了例征期,还能喘口气儿,契税分局的办税窗口,天天都是例征期!长时间面对电脑超负荷工作,连最年轻的工作人员都出现了头晕、恶心、反胃的生理反应!该局年龄较大的娄敏同志,因为经受大厅长时间的喧嚷,患上了严重的耳鸣,以致成夜成夜的失眠。

办税的人多,咨询的人更多。该局领导站在窗口耐心接受咨询,成为家常便饭。因为一遍一遍的讲解,绝大部分同志的嗓了都发炎了,金嗓子喉宝成为他们的常备药。该局的年轻妈妈李梦睿同志,一度出现失声的重疾。

这还仅仅是工作时间。要完成省市局安排的征管体制改革和金三系统测试任务,就完全靠加班加点了。夜晚、周末、假期都成为特殊的工作时间。不分时间地点,任何时候只要工作需要,他们就得赶到单位。该局年轻的姑娘郭桢,有一次刚刚与相亲对象见面,就被领导一个电话叫走了,临走听到对方的一句话:“你们地税局得有多忙啊!

是啊,到底有多忙呢?

这期间,他们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请过一天假。“如果我请一天假,其他同事就要负担更累。”该局的付大云同志这样说,“挺一挺就过去了。”因为没有解决住房问题,她至今仍住在县里,每天坐班车往还,但从来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

这期间,他们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朝九晚五对他们来说,早已成为“朝八晚六”、“朝八晚七”、甚至“朝八晚八”、“朝N晚N”……该局的宋山峰同志,总是八点刚过就到了单位,问他为啥来那么早,他说:“反正每天都送孩子上学,送完没事了,早来一会儿是一会儿。

这期间,窗口的工作人员多次向领导叫苦叫累,每天都喊着受不了啦,微信群里,总会有一些诸如“早上怎么也睁不开眼啊”之类的牢骚,可是一上班,每一个人都还是踏踏实实地坐在工作岗位上,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累,他们其实并不怕。最让他们感到委屈的,是一些纳税人的不理解。对办事环节繁多的不满,对提供各种证明材料的不满,对长时间等候的不满,种种种种,都会因为契税办理环节的某一个小节点而爆发出来,从而对办税人员冷嘲热讽,甚至污辱漫骂。契税办理窗口,几乎每天都有工作人员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受理申报的情形。

汴梁晚报》接到群众办理契税难的投诉,派记者来到市民之家调查,记者整整跟拍了一天,最后对该局领导说:“你们实在太不容易了,我们要从正面报道你们!”最终,晚报刊发了一篇该局想方设法解决办税难问题的报道。

100多个日夜,他们用忠诚与坚守,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回顾4个月以来的艰难历程,他们经历最多的,是加班、加班、无休止的加班;然而,他们留下的,不只是汗水和泪水,也有欢声和笑语:

——嗓子哑了,他们自嘲说“终于可以闭嘴了”;

——小伙子飞奔向卫生间,有人说:“跑什么跑,注意风度!”奔跑者回一句“再不跑就憋不住啦!”引得他们哄堂大笑;

——偶然的一次停电,正在工作中的他们,在短暂的发愣之后,忽然集体发出欢呼:终于可以歇歇了!

这个年轻的团队,用最大程度的团结、最有担当精神的坚守,谱写出最灿烂也最朴实的篇章:100余天受理20000多户,组织入库契税收入2亿多元,同比增长300%,并且连续四个月被评为模范窗口。

这一切,都是因为纳税人的需求,因为组织和领导的殷切嘱托和亲切关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契税分局, 这个经历了特殊考验和洗礼的年轻团队,正在迅速成长和进步。他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工作的丰碑,也建设了自己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