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男孩头晕肚痛数月无法治愈 竟和父母老干这件事有关

17.05.2018  19:21

  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最近几个月来,郑州市民张先生一直十分愁闷,而这一切皆来源于儿子无法治好的头晕和肚子痛。

在现代医学如此发达和先进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肚子痛和头晕会一直看不好,可这样看似十分荒诞的景象,它还真就在我们身边真实的上演了。

【无奈】

儿子头晕肚痛数月 父亲不理劝阻选择带他看心理医生

12岁的超超,是郑州某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

超超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让超超父母感到欣慰和放心,但超超的性格却比较内向,不爱与人交流。

今年初的一天,放学回家的超超说自己头晕、肚子疼,还有点恶心。

起初,张先生和爱人以为儿子是吃了变质的食物,加上儿子嚷嚷了几声后也不再吱声,这让二人没太放在心上,可从那之后,每次周末回家,儿子都会说自己头晕、肚子疼。

“次数多了,俺俩都不放心,就带去医院了,但啥都没检查出来。”张先生想了各种办法,甚至用了偏方等办法,可儿子头晕、肚子痛的情况却一直没缓解。

看情况愈发糟糕,张先生决定带超超去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而他这次直接带着儿子来到了该院的心理门诊。

“不知道你咋想的,非要带孩子来这,传出去了多被人瞧不起……”张先生的爱人在一旁小心细语道。

“几乎是啥检查都做了,都没查出问题,那你只能来这儿问问了。”张先生一脸无奈和不悦道。

【发现】

父母因工作频繁更换搬家 致使男孩心病变成“身病”

“检查显示小孩只有很轻微的胃部炎症,跟家长说的,孩子疼起来满地打滚明显对不上。”为找到病因,该院儿保科主治医师叶蓓决定用沙盘游戏,来探究一下超超的内心世界。

随着超超不断地将模型摆在沙盘中,叶蓓发现,超超心里所想的事情,几乎全部都与他的家人有关,而在随后的交谈中,叶蓓也顺利找到了超超“生病”的症结。

原来,超超自幼就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中。从幼儿园开始,他就不停地在换班、换学校。

“因为他父母的工作原因搬过好几次家,后来更是举家搬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周遭环境的快速变化让超超无所适从,与父母长时间的聚少离多,再加上小升初带来的学业负担,让超超原本的心理压力,转换成了身体症状。

“他班主任也说让多给孩子交流,他有点内向,但说实话沟通的机会很少。”张先生无法想象,儿子的所有异常举动都来自心里,“我这个当爸的挺惭愧的。”

【建议】

心因性疾病在学龄期儿童中多发 但千万不要过早妄下结论

日常生活中,孩子咳嗽、呕吐都是一些常见症状,但有的孩子虽然有症状,可到医院检查后,却始终找不到病因,就好像超超一样,去过不少医院,几乎所有能做的检查都显示一切正常,可自己仍觉得不舒服,且身体上的症状也显示其病的不轻。

那为何会这样呢?叶蓓称,超超所得的病属于一种“看似身体无病,其实病在心里”的心因性疾病。

据她介绍,心因性疾病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转换障碍。即有一些患者,他们往往有1个或多个自主运动或感觉功能改变的症状,例如肢体无力、胸腹疼痛、惊厥等等,但临床检查的结果却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证明这些症状。

由于查不出病因,许多患者的病情就被迁延许久。“出现这种情况后,就应该考虑转换障碍了。”叶蓓说,近几年来,儿童患转换障碍的病例越来越多,尤其以学龄期儿童为主。

叶蓓称,儿童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心理不适往往会用身体不适代为表达,这也就造成学龄期儿童成为转换障碍高发的人群之一。

虽然心因性疾病看起来与普通疾病区别很大,但叶蓓还是特别强调了一点,心因性疾病不能单凭感觉就下定论,“只有在医学检查结果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才能考虑心理因素,以免造成误诊,拖延病情。”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