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康产业集聚区建设助力工业实现新突破

09.05.2016  10:12

      产业集聚区持续给力,太康工业实现新突破:2015年,太康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3亿元,增长12.9%,居全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12.1亿元,增长27.8%,居全市第一位。       起步晚,发展快,效果好。自2009年10月太康县启动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仅仅6年时间,建成区面积已达12.5平方公里,入驻项目90个,总投资3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个,投产项目66个。       “两大主导产业”成为拉动太康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引擎。       龙头带动,做强纺织产业。太康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纺织产业基础,以本地企业万利源棉业、通泰纺织为依托,创新招商方式,成功引进海盟织造、鸿文纺织、润泰服饰、盛鸿纺织、欧企德服饰等产业关联企业。在鸿文纺织的带动下,吴江闽南商会组织300多名闽商多次组团来太康参观考察,18家闽商企业“抱团”投资,建设鸿闽纺织产业集群。如今,该集群已入驻纺织服装项目40个。       强链补链,打造纺织产业航母。太康绘制招商图谱,开展上下游产业链对接活动,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吸引关联企业入驻纺织产业集群。盛鸿纺织引进2000台喷水织机,国内同行业规模较大,为波司登、鸭鸭面料生产商。鸿文服装园区和润泰服饰园区,已入驻裤装加工企业10家,全部达产后,裤装生产能力可达3亿条。昊晟纺织投资16.5亿元引进德国先进设备的30万锭纺纱项目,投资12亿元的天顺纺织项目相继入驻纺织服装集群,产生了全国有影响的差异化纱线、差异化弹力面料生产线和全国有影响的裤装集群等多个行业单项冠军,逐步形成了“研发—纺纱—织布—染整—面料—服装—市场—物流”完整产业链。       转型升级,形成锅炉品牌。太康锅炉依托科技创新转型升级。       四通锅炉先后取得了国家D级、C级、B级、A级锅炉生产资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燃气锅炉,体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能源消耗却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成为河南省唯一出口美国的锅炉企业。       韩科热力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自主研发变频式冷凝余热回收蒸汽锅炉,热回收率达到了惊人的103%。       如今,太康县共拥有锅炉生产企业17家,其中A级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2.65万蒸吨,年产值20多亿元,利税3亿多元,从业人员超万人,国内市场占有率35%,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印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纺织服装、锅炉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凸显,太康县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布局由散到聚、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支撑由弱到强的嬗变。       据悉,在获得“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卓越成就金星奖”、“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后,于4月18日召开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太康县再获“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