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感情就能“天价”?

03.03.2016  19:44

这个春节,上海女孩回男友老家农村过年后毅然分手事件引起的热议,还未冷却,小品《彩礼》又掀起了舆论热浪。这部向农村地区婚嫁定亲时的“天价彩礼”现象大声说“不”的小品,出自安徽省砀山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村县干部寄希望于通过这部作品宣传移风易俗,摈弃陈规陋习。

近年来,农村娶妻成本一路看涨,从早些时候的“万里挑一”(10001元)狂飙至目前的动辄十万元、二十万元。当下,农村青年娶妻结婚越来越难,缔结一份婚约甚至要透支两代人的未来,让人顿生悲凉感。小品《彩礼》里就有句台词,“城南城西产粮区,万紫千红一片绿”,说的就是彩礼礼金需要万张5元钞票,千张100元钞票,50元的钞票再撒满一片。这还不算“一动不动”(汽车和房子)、“三金”和喜宴花销。虽然各地“流行”的彩礼“套餐”不同,但“套餐”总价都不会太低。“天价彩礼”重压下,借高利贷者有之,偷盗抢劫者有之,跳河殉情者有之,因婚返贫者更是大有人在。

当汹涌的物质文明消解了严肃的情感主题,婚姻也不可避免走向功利化、庸俗化。当这股风气侵入农村,大多表现为通过明码的“彩礼”为自己或儿女的婚姻标价,就这样原本象征缔结良缘、寓意“好彩头”的“彩礼”成为衡量身价与感情、证明婚姻价值的手段。在大城市的磁吸效应下,农村女性加速流失,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年轻女性资源更加稀缺,再加之乡村畸形的“人情”文化和“面子”攀比,“彩礼”遭到进一步的哄抬。
责任编辑:周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