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学霸被麻省理工挖走 诺奖得主亲自辅导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世界顶级名校,钱学森、贝聿铭、张朝阳等均毕业于此。获得麻省理工录取绝非易事,而大连育明高中毕业生姜一君却是被学院的“星探”给挖走的。顶级高校抛出绣球为哪般?这个出生于1993年的大连男孩,代表中国角逐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为国争光拿到金牌。姜一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他也收获了惊喜,在赛场上被招考官看中并获得入读邀约。
《爱因斯坦传》让他确立人生榜样
姜一君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在沙河口区西南路熟食品批发市场一带长大。他的小学生活在锦绣小学度过,初中记忆则留在海事附中。
读初中时,姜一君有了自己的偶像——爱因斯坦。初一时,姜一君读了《爱因斯坦传》,里面的相对论公式他大部分看不懂,但他第一次走近了爱因斯坦,并且对相对论有了印象,从那开始,他把爱因斯坦作为榜样。姜一君说,他敬佩爱因斯坦在26岁时即发表五篇著名论文并开创相对论,他也欣赏他不慕名利、爱好和平的高尚人格。初三时,姜一君读了《量子物理史话》,认识了普朗克、玻尔、狄拉克……先辈们的成就,更加激发了姜一君对科学的热爱,他开始向往斯德哥尔摩那个以诺贝尔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界最高荣耀。
读初二时,姜一君已经把整个初中的课程都学习完了。在妈妈车如心建议下,他开始学习高中物理课程。进入大连育明高中后,姜一君高兴地发现,所在班级也有知音。班里高手云集,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姜一君和其他擅长物理学科的同学,参加了免费的物理竞赛培训班。姜一君至今记得,他喜欢与同学拍着桌子为一道题、一个现象、一种解释的孰是孰非进行激烈的争辩。“争论间,不知不觉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加深了同学友谊。 ”姜一君说。
以全国第一名入选奥赛国家队
2010年,读高二的姜一君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物理、数学、化学竞赛预赛,三科都进入了复赛,也是由于时间上的冲突,姜一君放弃了继续参加数学、化学竞赛的复赛,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当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姜一君获全国第11名,拿到国家一等奖。
姜一君的优异表现引来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关注,并被北大预录取。2012年1月,姜一君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12年第43届国际物理奥赛国家队。国家队由5人组成,均为国内物理竞赛的顶尖选手。姜一君说,正如体育竞技一样,学科竞赛同样要经历艰苦、单调甚至枯燥的长期训练,从国内预赛、复赛到决赛,再到国家队选拔集训、选拔考试,再进行国家队几轮集训,最终代表中国出征参加国际比赛,一步一步淘汰,一步一步走来,由最初全国中学生参加到最后选出5人组成国家队,其中的甘苦可想而知。
姜一君最喜欢的歌曲是《真心英雄》,因为一句歌词道出了他的心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姜一君告诉记者,许多人认为他是天才,但他自己认为,成功因素可以归结为兴趣与进取、努力与方法。“如果天赋很重要,那么我的天赋就是强烈的进取心和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诚然,天赋的高低会决定你是进省队还是国家队,在这种顶尖竞赛中天赋是重要的。但天赋的高低不会影响你中高考成绩是否优秀,不要为学习成绩不好去找一些天赋上的借口。 ”
国际大赛拿到金牌为国争光
2012年7月,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在爱沙尼亚举行,姜一君等5名学生组成的中国国家队远征欧洲。此项赛事为世界最高级别的物理竞赛,中国国家队5名队员以全部金牌(5金)的战绩结束了这次远征,并代表中国队拿下了团体第一。
赛场上,来自大洋彼岸的“星探”注意到了姜一君的优异表现。这位神秘人物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招考官。招考官向姜一君发出了邀请,进入世界顶级学府继续学习物理知识。能够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是每个学子的梦想,但难度极大。招考官能向姜一君抛出绣球,充分说明姜一君的能力已经完全打动了他。
不过,由于高中时他已经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并且还身兼奥赛国家队的集训任务,姜一君决定,在北京大学读完大学一年级后,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高三下学期,姜一君是在北大集训队度过的,因此对北大很是熟悉。跟其他同学不同,姜一君没有参加任何社团。“跟着别人走不是北大人的风格,最优秀的,往往是那些从一开始就认定目标,然后义无反顾走下去的人。在众多的小路中,总有一条是属于你的,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它通往哪里。 ”姜一君说。
进入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小组
2013年9月,姜一君飞赴大洋彼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专业。学校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美丽的剑桥小镇,一直以培养最优秀的科研精英而闻名于世,在该校的教师和毕业生中出了46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为数众多的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由学术抱负、先锋精神和企业家欲望交织而成的校风,使得这里的学生有着集激情、实干和反叛精神于一身的鲜明个性。
正是这样,这里大师云集,姜一君们经常能与大师相遇。姜一君的现代物理实验老师戴维是美国两院院士,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沃尔夫冈·克特勒时任姜一君的本科生力学课辅导老师……与北大不同,姜一君们需要修完360个学分才能毕业,而北大是140个学分。这里的学分记法和北大不同,同样一门课程,北大4个学分,这里可能10个学分;老师讲的时间差不多,但麻省理工的学生做作业也算做学分,前者既要求作业质量也要求数量。
在麻省理工读书,姜一君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现代物理实验中。做完实验后,姜一君必须按美国物理协会要求做“12+3”口头报告,然后按期刊格式将实验报告写成论文形式。每次口头报告都有录像,供老师和学生本人回去观看,以便找出不足,下次得到提高。
2013年12月,姜一君参加了由沃尔夫冈·克特勒主持的超冷原子中心科研课题组。
学习经验
从不搞题海战术曾用9种解法“虐题”
学习上,姜一君从不搞题海战术,也不搞疲劳战术,他经常将一些经典习题变成几道题,举一反三。 “其实简单的习题是考察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所谓难题是简单习题的堆积,只是问的角度不寻常而已。 ”姜一君说,只要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就能看出习题考察的本质,也能找到入手的角度了。
姜一君对难题有一种狂热的爱好,一旦碰上便要“决一死战”。他偶尔会用整个晚上钻研一道数学题,成堆地消耗草纸,而忘了还有别的作业,当做出结果时就“像疯了一样激动”。姜一君说,对于不会或做错的题,他更是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他记得,初三甘井子区中考模拟考试,数学有一题没做完,结果后来他用九种解法来“复仇”。
同时,姜一君认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学以致用,要知道学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尝试用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这样会找到学习的乐趣;只为考试而学习,学习态度会变得功利化,这样会导致人生态度的功利化,从而也就降低了幸福感。
爱看体育节目,从NBA球赛到F1赛车练了6年乒乓球,跑步取得特长生成绩……
初中毕业出书 由妈妈作序
姜一君是个多面手,兴趣爱好广泛。他喜欢看一切体育节目,从NBA到F1赛车。姜一君从小学开始学打乒乓球,练了近六年,水平不错。初二、初三他坚持跑步,从一开始不及格到后来代表班级参加一二·九长跑直到中考加试跑近满分,姜一君取得了甚至足以报考特长生的成绩。姜一君关心经济学、国际关系、军事,他常看中央电视台的《防务新观察》,从中获得了不少政治、军事知识。
2010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乳虎啸谷——姜一君写作集》正式发行,其中集合了从他小学到初中阶段写下的感悟、随笔等文字。“成长是个不变的主题,然而尽管梧桐树的年轮会年复一年地愈来愈密、愈来愈多,我们始终难忘的是那个梧桐树下的初逢。多少年后,翻开作文集,我还会回忆起那棵梧桐树……”书中,姜一君用“最美的邂逅”来怀念自己的初中同窗。
儿子写书,妈妈车如心来作序。序中称,“这本书是儿子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写下的文章,我们尽可能收集并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以记录一个中华少年的成长历程,记录一个风华少年追逐梦想的过程,记录一个伟大时代在孩子身上留下的印记。 ”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