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十大经济热词发布 "不动产登记时间表"居首(图)

04.09.2014  23:29

8月“十大经济热词”今日发布,“不动产登记时间表”位居榜首。国土部官员8月27日披露了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时间表,2016年全面形成制度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17年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

此外,“央企薪酬改革、首个退市基金、土地财政审计、稀土案中国败诉、预算法大修、首张原油进口牌照、37城楼市松绑、反垄断调查、备战沪港通”等同时上榜。

“月度经济热词”由中国经济网与360新闻联合推出,按网络搜索频率排出,是对过去一个月经济热点的回顾。

1、不动产登记时间表

8月27日,国土部官员在访谈中披露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时间表,2016年全面形成制度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17年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调查发现,公众普遍寄望于不动产登记能够平抑房价。专家表示,登记的主要意义并不是调控房价,难以带来降价潮。

2、央企薪酬改革

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将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形成高管与职工间的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专家称,此次方案与市场预期高度相符,差异化战胜一刀切。此外,央企高管究竟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必须搞清楚。

3、首个退市基金

8月16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旗下的汇添富短期理财28天基金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讨论终止运作事项,首只主动退市公募基金终于出现。券商人士称,基金退市将是未来的“新常态”,只要不损害投资者利益,这样的调整都是正常的。

4、土地财政审计 

全国首次“土地财政”大审计于8月拉开大幕。专项审计由国务院牵头,范围一直下到县级,主要针对2008到2013年土地出让金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情况,因预计将披露各地土地领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而备受关注。

5、稀土案中国败诉 

8月7日,WTO公布稀土案终裁结果——中国败诉。出人意料的是,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等都不认为这是坏事。而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面临三种选择:调整出口配额管理体制、与美日欧谈补偿或无视终裁结果直面报复。

6、预算法大修 

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历时十年过程曲折。修改后的预算法规定,地方债额度将由国务院批准,只有省级政府可在限额内举债,明确政府预算不公开将追责。作为财税领域的“龙头法”,预算法不出则新一轮财税改革无法推行。

7、首张原油进口牌照 

8月27日晚间,广汇能源公告称获批民营原油进口牌照。根据公告,广汇石油2014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0万吨。市场人士认为,广汇能源获得原油进口资质,意味着挡在民营企业头上的天花板已被捅破,对于破除国内能源垄断具有重大意义。

8、37城楼市松绑 

今年以来,“松绑调控”成为各级政府主要政策基调,其中尤以限购政策松动最为明显。媒体报道称,截至8月中旬,全国已有37个城市在限购方面有不同程度松动,占全部46个限购城市的八成。有机构预测称,除一线城市外,其余限购城市都将在年内取消限购政策。

9、反垄断调查 

进入8月,我国迎来“反垄断调查季”。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对奥迪、克莱斯勒和12家日本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垄断行为”处以罚款,不久便开出12.354亿的巨额罚单。于此同时,对微软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的反垄断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10、备战沪港通

沪港通进入冲刺阶段,交易所、机构、股民已全面进入备战状态。8月8日,上交所召集证券公司高管进行“沪港通”动员大会,目前已有约60家券商递交了“沪港通”全网测试的申请。据报道,海外资金加速涌港,而聚集在香港的资金则伺机进入A股市场。

责任编辑:周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