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高继海:永不知足的人文学者

04.02.2015  17:26

  不停地追求与探索,使高继海终成大家。

    阅读提示

    “知足?知足就意味着停止。人一定得有追求,这是方向,是动力。”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高继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艰苦环境下他把英语练得炉火纯青,为深入了解“文化内涵”,他访学、游学、自学,终成英国文学大家。

        选择英语走出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

        1978年,高继海在开封师专理化班学习化学专业。1982年,他被河南大学外语系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从此与河大结下不解之缘。时光转瞬即逝,如今已是30余年光景。当时他的硕士导师吴雪莉很奇怪:“很多受过四年正规训练的英语专业学生还考不上河大研究生,你这个没有接受一点正规练习的外院学生竟然做到了!”

        事实上,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上世纪70年代,15岁的高继海跟着知青队上山下乡。可是,牛棚、锄头并没有压抑住他跳动进取的心:“当时我就一个念头:不能虚度光阴。”

        找点什么事情做呢?物理化学不适合自学;生物地理不感兴趣……最终他决定自学英语——这门在当时被人不屑的课程。这个决定让高继海从此成为众人眼中的“神经病”。“我每次背单词的时候,周围人都瞪着我,好像我在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一样。后来我读课文或者练习口语的时候,就跑得远远的。”

        那时,河南大学外语系在全国首屈一指,永远不满足的高继海立志考河大的研究生。了解到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需要第二外语成绩,他就每晚骑车往返近一小时,来到河南大学旁听日语课。有追求的人总是毫不犹豫地奔向更好的自己,他们永远被更充足的阳光吸引并且为之欣喜振奋。如愿来到河大这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高继海如鱼得水。“我那时天天跑到吴雪莉老师家里,跟她对话,练习口语和听力。老师也特别乐意!”

        1992年,高继海来到北京外国语读博,师从英国文学大家王佐良教授,当年王佐良只收了他一个学生。先生对待学术极其严谨用心,就连一个出处都要查阅三个小时资料来确认。这种研究态度深刻地影响了高继海。在严师的要求下,高继海不仅每周要完成3000字的英文读书报告,而且数百本英文元典的阅读量更让他受益匪浅。之后,他开始着手研究英国伟大的讽刺小说家伊夫林·沃,他的博士论文是文学界系统全面研究沃的开山之作,他翻译的《衰落与瓦解》、《一知半解》、《独家新闻》等数本沃的代表作,引起文学界的轰动。

        异国他乡追寻更真实的文化融合

        高继海曾向年轻学子提出建议:“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就应去那个国家实地感受。”这是建立在他亲身体验上的肺腑之言。

        1998年,高继海有了新的方向:我想看看康拉德笔下的泰晤士河,看看莎士比亚生活的地方,来加深我对英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这是高继海写给英国剑桥大学的访问申请书。

        在教育部基金支持下,高继海来到剑桥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英国的乡村农场,躺在蓝天美景下,接受阳光温柔的抚慰,拿本书随心地读着。静谧而安心。”众赏英国美景、体会英国文化之余,他还游览了法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文学作品里的景象不再仅靠想象,当眼前之景与铅墨文字重合时,高继海心中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又高了一层。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走进这个民族的疆域,亲身体验美景和人情。”游学访问让高继海更深刻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更愿意以一个广博平等的心境对待文化差异,更有动力与激情去进行新的探索与寻觅。

        如今的高继海,对文史哲关系这个新的领域有着痴迷与好奇:“文学家的历史和历史学家的历史区别很大,历史学家求真,文学家求美,哲学家求善。而我是个典型的融合型人文学者,我希望研究他们三者的关系,更大程度促进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即使以后退休了,高继海也有很多要完成的心愿:他想游遍欧洲,走过所有文学作品里的场景;他要整理自己的日记、资料和作品,汇成一本人生回忆录;他要把莎士比亚历史剧和历史学家的历史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比较,为后人留下些东西……高继海一辈子都未停止过追寻的步伐,语言的奥妙、文化的独特、文史关系的比较。学术无止境,追求岂有涯?这种向前的活力、进取的热情正是河大百年精神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