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主产区大旱绝收 求南水北调开闸放水被拒绝

16.08.2014  20:30

地处豫西南的邓州市,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河南粮食核心区,然而,2014年河南省大旱,这些地方面临减产甚至绝收。村民马秀春说,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在建设,不能开闸,“毕竟是国家的工程,要送水到北京,国家有考虑。

连续4年大旱,连续4年丹江水“爽约”,连续4年绝收。河南农民苦不堪言。

8月14日上午,河南省邓州市陶营马庄和张寨村,连片的玉米干枯萎黄,当地村民铲倒并粉碎旱死的玉米,村民马秀春站在农田边说,玉米算是提前“收”了!

马秀春告诉记者,附近2000多亩地要“绝收”。马秀春说,虽然村子守着引丹灌区的刁南干渠,只要上游放水,丹江水就会一直流到家门口,但今年水一直没来。

除了没水浇地,村子里吃水也困难。不是因为井里没水,而是因为停电。村子里变压器只有50千伏,夏天电压偏低,村民一开水泵,再加上空调,就跳闸。而7月份,干脆就是停电,从早上9点多到晚上10点都停电。

连续4年大旱,连续4年丹江水“爽约”,连续4年绝收。马秀春表示,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在建设,不能开闸,“毕竟是国家的工程,要送水到北京,国家有考虑。”

守着水库却无水抗旱

地处豫西南的邓州市,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河南粮食核心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市,素有“河南粮仓”、“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称。邓州市原为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县级市,现为河南省直管市。南水北调水源丹江口水库,一直是这个中国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灌溉水源。两者最近处,只有数公里。

邓州市约130万亩耕地处于南阳引丹灌区,然而,2014年河南省大旱,这些地却无水抗旱,面临减产甚至绝收。

8月11日,南阳引丹灌区管理局副局长吴成会告诉澎湃新闻,该局刚向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方发函,请求打开南水北调中线1号口门,放水抗旱。

情况并不乐观。发现旱情后,该局曾在7月26日、8月5日两次发函,得到的反馈是:南水北调中线充水试验期间沿线闸门不能打开。

吴成会还在等回信。

但进入8月以来,村民们清楚大势已去。即使马上有一场大暴雨,玉米也要绝收,其他的庄稼有点收成,也难保住化肥和种子的成本。

“连续两个月的旱灾,烤干了蚊子可以孳生的水坑和阴凉地”,媒体如此描述距丹江口水库只有20公里、正遭受旱灾凌虐的邓州市河池村。

邓州市水利局提供的材料显示,2014年该市夏播面积242万亩,受旱面积181.05万亩,重旱161.85万亩。截止8月4日,全市仅浇了68.4万亩地。

8月11日,吴成会说,灌区耕地面积150多万亩,其中邓州市130多万亩,南阳市新野县约20万亩。该局提供的材料显示,灌区130余万亩受旱,重旱面积89万亩。

为何灌区守着水库,却无水抗旱?

吴成会告诉澎湃新闻,灌区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取水,需打开两个闸门:渠首闸和下游4.4公里处的1号口门。

就在1个多月前,7月3日,渠首闸开启放水,丹江水第一次涌入总干渠,一路向北,南水北调中线全线进入充水试验阶段。

吴成会说,总干渠坡很陡,绕开1号口门架设泵站抽水无法实现。也就是说,渠首闸因充水试验打开,抗旱的关键,是开启1号口门。

8月11日,总干渠中水位超过1号口门30厘米,如果开闸,虽然流量小,但能流出来。当天,该局发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简称“南水北调中线局”)直属单位河南直管项目建设管理局(简称“河南直管局”)南阳项目部的《关于请求开闸放水的函》说,1号口门已具备开闸条件,请求打开1号口门,使灌区能引水灌溉。

责任编辑: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