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司法绩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

18.05.2017  16:39
      5月13日,由郑州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中心主办,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河南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郑州大学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大数据与司法绩效: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法学院举行。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实务部门的60余名代表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由郑州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沈开举教授主持。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徐哲庭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河南省审判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基本情况,简要介绍了河南高院司法大数据平台及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希望加强与学界的司法大数据研究合作,推进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本教授在致辞中充分赞赏河南法院在裁判文书上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简要介绍了自己运用大数据方法开展中国法研究的基本情况,希望进一步加强与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合作。
      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梁庆亚在致辞中首先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说,大数据技术为我们进行司法绩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拓展了学者的视野,但也必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因此,召开这样一次学术研讨会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聚焦大数据与司法绩效这一主题,分别就中国法院判决的大数据化、基于主题模型的行政诉讼研究、司法大数据与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行政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基于大数据的职务犯罪侦查探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法律大数据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法律大数据的搜集与挖掘,不仅有利于提炼裁判规律,发现学术问题,而且有利于预测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服务党政部门决策。(李文杰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