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报》:河南大力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
9月10日,《中国工商报》头版刊发河南省工商局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的报道《河南大力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
明确新思路 探索新机制 推出新举措
河南大力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
本报讯 立足全省即将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实际,河南省工商局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执法不公、检查任性、缺失疏漏、监管不力等问题,大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
河南省工商局从持续简政放权入手,坚持“简”字当头,把该放的权力放出去,能取消的尽量取消,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按照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要求,该局今年再取消三分之一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累计压减比例达90%以上。该局同步取消后置审批事项50项以上,持续为市场增活力、为发展添动力。同时,该局加快负面清单的制定和公开。目前,该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已经向社会公布,市场主体准入“负面清单”尚在制定中。对清单之外或符合清单所列条件的申请,无论项目大小,无论本省外地,该局严格实行平等准入。
在全力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的同时,河南省工商局同步研发了河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监管警示系统,通过企业信息公示、各类企业信息归集共享、各部门协同监管联动、大数据分析,以现有公示系统为基础、以法人库为支撑、以信息公示为核心、以信息共享为重点,真正实现“一网归集,双向服务”。该公示监管警示系统成为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平台。
目前,河南省工商局与55个省直部门建立了信息归集共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逐一签订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完善数据归集条件,已有32个单位签署协议。河南省各级工商部门将依托公示系统,加强部门协作沟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年底前建立起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
河南省工商局把公正监管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分组在基层展开深入调研。通过在基层县(分)局、工商所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商户等方式,该局全面了解基层监管机制、管理体制等改革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一线执法干部加强改进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建议。河南省工商局还在全省系统内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逐步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以及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要求县级以上工商部门推动地方政府拿出上述“一单、两库、一细则”。
河南省工商局要求,随机抽查事项年内达工商部门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争取明年实现全覆盖。9月6日,河南省工商局举行2015年度市场主体年报抽查工作抽取名单仪式。在新闻媒体和有关人员的见证下,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开发的“企业抽取(摇号)系统”,现场抽取企业21752户、个体工商户690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192户。具体抽查工作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由属地工商部门实施检查,指导企业做好年报和即时信息公示,明确企业承担信息公示的主体责任,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河南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林青说:“工商部门给市场放权不是放任,而是为了腾出手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只有管得好、管到位,才能放得更开、减得更多,切实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市场活而不乱。”
□陆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