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幼童成大人的“情绪垃圾桶”专家:为生存只得讨好大人

01.12.2015  09:08
虐童案

  原标题:对施暴者的心理干预需要跟进

  本报记者 章正《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29日04版)

  本报11月23日关于6岁幼童小武遭亲生母亲长期毒打的报道刊发后,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如此人间悲剧如何不再重演?记者采访了苏州大学心理专家王尔东,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虐童案的背后。

   小武成为大人的“情绪垃圾桶

  刘瑶(化名)的感情经历非常坎坷,从2008年之后,就与3个男人发生了复杂的情感纠葛。在王尔东看来,这个29岁的妈妈并没有准备好做一个母亲。

  “刘瑶从小的生活环境并不好,导致她在亲密关系建立上很混乱。”王尔东表示,刘瑶也没有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小武也是一个私生女。母亲的几段不稳定的感情,直接导致小武从小就缺少爱的家庭环境。

  当然,作为单身母亲,刘瑶生活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在KTV中从事陪唱的工作,加上小武寄宿在学校里,母女俩缺乏良好的交流。刘瑶的生活并不如意,所以这位年轻的母亲会带着各种情绪。

  记者了解,男友汪某也会对刘瑶使用暴力。在这个环境中,汪某是3个人中最强势的,而小武则是最弱势的。在这个极不稳定的结构中,小武就成为两个大人的“情绪垃圾桶”。大人们但凡在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用打孩子来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