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3辆渣土车被取消资质 2900多辆渣土车装定位系统
渣土车监管系统,能随时监控渣土车违法情况
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摄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王苗苗
记者程时培王杰
昨天,针对《河南商报》夜追违规渣土车的报道,郑州市建筑垃圾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向全市渣土运输公司通报,将3辆曝光的渣土车清退出郑州市渣土清运行业。
与此同时,继引入北斗定位系统和扣分制等行业规范出台后,7月27日出台的新办法要求,强化属地管理的执行力,对各区实行每日督导,根据督导情况扣分排名,并实施财政扣款。
【进展通报】
3辆渣土车被取消资质
千人誓师大会上,渣土车成为污染防治的一项重点工作。这几天,郑州市城管局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处处长王福深忙得很,本子上写着满满的行程。不过对于《河南商报》的报道,他一直在留意,“稿件中提到的几辆违规车辆都受到了很严厉的处罚。”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看到了这份通报全市渣土运输公司的处罚文件,曝光的3辆渣土车被取消清运资质,被清退出郑州市渣土清运市场,也不再为其办理任何建筑渣土处置核准手续。“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得严格执法,我们也诚邀记者体验我们的执法过程。”王福深强调,他们透明执法,全程接受监督。
【重拳一:行业监管】
随时监控渣土车
2014年10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引入北斗定位系统,全市2900多辆渣土车被纳入监控范围。在郑州市城管局机关一楼的监控中心,大屏幕覆盖南侧整个墙面,监控人员遆飞点开电脑,进入“绿色清运监管系统”,系统内有“清运企业”、“车辆监控”、“统计查询”等入口。
“一个标识就是一辆渣土车。”遆飞说,北斗定位系统已经能监测到超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不按规定时间行驶、抛撒、遗漏等违规行为,一旦渣土车“踩”了这些红线,北斗系统的后台就会报警,并记录下来。
遆飞说,他们自3月份起,就已按《郑州市建筑渣土运输企业及运输车辆违规记分办法(试行)》,对“北斗”监测到的违规行为进行统计,目前已有4辆渣土车被清退出郑州渣土清运行业。
违规数量大幅下降
对于“北斗”运行后的效果,遆飞表示,监测到的违规行为数据呈现下降趋势,其中,3月份“北斗”监测到超速约5.6万台次,不按规定时间行驶约2.4万台次,而4、5、6三个月这两个数值平均降到了约2万台次和约1万台次。
虽然数据大幅下降了,但遆飞还是有所担心。据遆飞说,某些渣土车司机对“北斗”系统人为进行了干扰。有的司机用一种特殊的“布”盖住仪器,将信号屏蔽,而有的司机知道系统芯片是一张电话卡,就将芯片放入手机中,打电话至欠费,导致仪器无法正常运行。
【重拳二:行政督导】
强化属地管理
7月27日,就在河南商报记者暗访的次日,郑州市建筑垃圾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印发了《郑州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督导考评方案》,这份酝酿良久的方案,借着千人誓师大会的东风宣布实施。
“这次督导对象直接对准各区政府,强化属地管理。”王福深说,由城管局牵头成立的治理小组囊括了各区(管委会)的主管领导,在督导的同时,也会把每天的情况抄送市委市政府办公厅。
王福深说,以前的多头管理存在很多管理和沟通上的瓶颈,作为牵头单位,城管局的压力一直很大。但现在是大势所趋,必须联手努力,让每一个执法单位守土有责。
每天根据情况扣分扣钱
这份督导方案被执行者王福深评价为“对行业监管的加强”,他说,这也是他们一直强调的方向。如今,市一级的执法力量每天晚上10点到次日6点,都会到各区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扣分扣钱。
“扣分是给各区排名,扣钱就是实打实的财政资金。”他说,比如渣土车未密闭运输的,在督导时被他们扣下,说明区里工作不到位,就要扣除该区1万元/辆的钱。
【澄清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车是渣土车
王福深希望通过河南商报向市民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渣土车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河南商报记者在郑州市区进行了随机采访。走访中,很多市民认为,车上拉的东西跟盖房有关,就是渣土车,“拉沙的、水泥、石块,不都是吗?”市民张先生说。
对此,王福深做出了明确界定:凡运送建筑垃圾,包括拆迁垃圾、建筑基础弃土、装修垃圾的车辆,可统称为渣土车,但运送石子、大沙、燃煤、水泥的车辆都不属于渣土车,他们也没有在城管部门备案。目前纳入管理的渣土车,车头上有一个顶灯,很容易辨认。
“我们常常会接到市民投诉:水泥罐车将水泥遗撒在道路上,但这些车辆不是渣土车。”他希望市里能把这些车辆也规范起来,“按照谁许可谁管理的原则,该谁牵头谁牵头”。
【一线执法者的声音】
如何让效果持久长效
这样的重拳措施得到了一线执法者的支持,仅昨天就有4家一线执法单位和河南商报记者联系,邀请记者加入联合执法的行列。昨晚,河南商报记者也开始兵分三路体验执法。不过,面临压力的执法者们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让效果形成威慑力,并持久长效?
遆飞说,几乎每天下班都会看到有人在市局门口观察,当晚是否有执法行动,这给执法行动带来不小的挑战。不过这几天一个明显的效果是,监控平台上的报警少了不少。他希望这种状况能够持续,让郑州的蓝天保持得更久。
而城管系统一名资深人士表示,在城市建设阵痛之下,这种“猫和老鼠”的游戏还将持续下去,考验的是政府的执行力和耐力。对此,坚持是制胜的不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