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北斗九星奥秘被揭 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炸

12.05.2020  07:31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文 郑州市文物局供图

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当天,“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一举登上热搜,“河洛古国”这一说法便产生了破圈传播之势,成为考古界内外热议话题,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好奇和关注。

5月10日,郑州图书馆邀请专家再度解读该遗址,河南商报记者专访相关专家,为你解读更多关于河洛古国的有趣发现。

“北斗九星”的发现是否太玄乎?它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炸

为何命名为“河洛古国”?这要从双槐树遗址的地理位置说起。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伊洛汇流后在这里汇入黄河,结合《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河洛古国”之称便呼之欲出。

双槐树遗址全景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直言这里是“风水宝地”:“这是杜甫故居所在地,周边也发现了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说明‘风水’好,其实可以把这个词拆开看,讲究‘风’和‘水’,就是看重气候和环境,说明了选址的精心之处。”

三次担任双槐树遗址发掘领队的顾万发,最津津乐道的,便是在双槐树遗址的中心居址区内,有一处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

有人质疑,5000多年前的古人就知道北斗九星,是不是有些太玄乎?

的确,孤证难立,但无独有偶,此前在青台遗址,他也发现过一处类似遗迹。青台遗址位于河南荥阳,与河洛古国属于时代近似的文化遗存。这样看来,两次相似的发现绝非偶然。

“北斗九星代表着天的中间,将北斗九星用陶罐对应到地上,主人借此神化自己,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不过,顾万发说,其中有一颗如今已经看不到的星,专家推测可能是景星,即超新星。

双槐树遗址的部分北斗九星遗迹

河图》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也就是说,在北斗附近出现景星的时候,是黄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时代。顾万发推测,这颗景星亮度低,人眼看不到,但如果发生爆炸,便可能被古人观测到,于是历代口耳相传下来,这九个陶罐,有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炸的过程。

没有出土文字资料,能否称得上“文明”?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用“众里寻他千百度”形容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并称其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然而,对于这一评价,有许多网友提出疑问:没有出土文字资料,能否称得上“文明”?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确文明的标准。什么是文明?王巍介绍,最早,考古界将“文字、青铜器、冶金术”确定为文明三要素。

如果不脱离这三要素,那只能到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才算文明。但是,放眼世界,符合这三要素的文明并不是很多,王巍举例说:“比如玛雅文明,比我们晚得多,但它并没有冶金术;再比如印度文明,所谓的文字只是记账的符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沟通、记录社会生活的文字。”

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其他文明,提出了我们关于文明的标准。

大致上来说,文明要符合这几个标准,首先要有农业生产发展,人口随之增加,在农业发展基础上,有了手工业发展,开始出现高技术含量的器物,社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出现人口的集中,出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邑

那么,所谓大的都邑,在考古上怎么证明?

融合北斗九星的建筑基础

一定要有大的遗址,一定要有高等级居住区,所谓宫殿,且高等级的墓葬,而且随葬品丰富,出现了相关礼制,战争成为常态化,出现掌握军事权力和祭祀权力的权贵阶层,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政体。

“有人说八千多年前的文明,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可以有精神方面的进步,比如八千多年前可以有骨笛,但和文明还联系不上。”王巍补充解释说。

不过,截至目前,双槐树遗址还没有发现随葬品特别丰富的墓葬,所以称之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如何保护利用好“河洛古国”?将申请系列化保护

双槐树遗址发现之前,在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都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高等级都邑遗址,中原地区却相对沉寂,这让王巍感到很焦急。

“5000多年前,正是黄帝兴盛时期,也正是中原彩陶影响力向外辐射的时期,却缺乏中心性的遗址,甚至出现了‘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的说法。”正因沉寂太久,在发现之后,王巍便连用三个“关键”来凸显其重要性——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去年年底,黄河博物馆联盟成立,黄河流域九省区的45家各级、各类博物馆成为联盟成员。而在疫情期间,王巍一直研究黄河流域文化,此次双槐树遗址的发现,也为河南研究黄河流域文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资料。

下一步,该如何保护、利用好双槐树遗址?

“我每去一次,心里都不太得劲,因为双槐树遗址区域内目前还建设有电厂。”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动情地说:“明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我热切希望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把这个千年一遇的遗址好好保护下来。”

据了解,下一步,双槐树遗址将申请系列化保护,成立专门的保护单位,并制定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和条例,推进双槐树国家级遗址公园建设等,为保护、展示双槐树遗址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链接】双槐树遗址简介

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郑州公布双槐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经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双槐树遗址被认为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巨型聚落遗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其重要考古发现所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实证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河洛古国”的发现,可能将改变“中原的中心地位是从夏代才开始的”这一认知。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