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仪仗队的特色文化

24.07.2014  17:48

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大家往往能在电视画面和新闻图片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仪仗队礼兵沿红地毯两侧列队,向两国领导人行注目礼。

作为国家形象的展示,各国仪仗队可谓各有风格,充分体现了其国家和民族特色。

韩国:朝鲜王朝古装仪仗

7月3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青瓦台总统府举行隆重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其中,身着民族服装的韩国仪仗队显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据悉,此次使用的古代复原仪仗是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时期的仪仗。朝鲜王朝从建国伊始,就非常注重建立国家层面的礼仪制度。到了朝鲜王朝成宗时期(1470年—1494年),基本编纂完成了规定国家礼仪制度的法典《国朝五礼仪》。此次所见的仪仗旗帜,其规制都可以在《国朝五礼仪》的《卤薄》章中找到。《国朝五礼仪》采用了吉嘉军宾凶的顺序。所谓卤薄,简而言之,就是天子出行时的车马仪仗。

朝鲜王朝国王使用大驾卤薄、法驾卤薄、小驾卤薄这3种仪仗。以大驾卤薄举例来说,有六丁旗,即丁丑旗、丁卯旗、丁巳旗、丁未旗、丁酉旗、丁亥旗6种旗帜。六丁旗主要是象征十二干支里代表臣子的六种干支,作为“”的代表,与以黄龙旗、青龙旗、朱雀旗、白虎旗、玄武旗所构成的象征“”的“五方旗”正好形成呼应。

英国:头戴熊皮帽的皇家卫队

英国皇家卫队是英军陆军中的精锐部队,其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下半叶。在英国,通常只有皇家卫队才能率先装备最新的作战装备和武器。英国皇家卫队主要分为骑兵和步兵。骑兵约有1500人,分3个团,分别是“国王近卫团”“国王蓝色团”和王宫仪仗骑兵团;步兵约5000人,编为1个步兵师,下属8个步兵营。除此之外,皇家装甲坦克部队中有4个皇家卫队团。

英国皇家卫队是英国优秀传统的象征,保持着几百年不变的传统、不变的服饰、不变的礼仪、不变的作风。他们非常注重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皇家卫队精神”,使自己切身感受到隶属于某个皇家卫队团的自豪感。因此,每个卫队团都拥有自己的帽徽、服饰识别符号、口号、护身符、礼节仪式、团歌等。

每天时近正午,伦敦白金汉宫的广场上举行的皇家卫队换班仪式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一队头戴熊皮帽,身穿红色军服和黑色长裤的士兵,在鼓笛乐队和一名骑兵的引导下,步伐严整地步入广场。换班的卫队做完各种花式的步操以后,交接班双方军官相互敬礼,军人相对举枪示礼。

据说,皇家卫队头戴熊皮帽的传统有约200年历史,象征的是英国强盛的军力——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后,英国士兵戴起了熊皮帽,目的是彰显作战能力。

瑞典:皇家仪仗队中世纪“味道”十足

瑞典皇宫建于公元17世纪,是一座方形小城堡。皇宫正门前的两只石狮旁,两名头戴一尺多高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军服的卫兵持枪而立。其庄严肃穆的皇宫换岗仪式具有浓厚的中世纪风情。

为彰显最高权力并向国际社会展示瑞典国家军队的形象,1523年,时任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亲手组建了瑞典皇家仪仗队并规定每天中午12点在王宫前举行皇家换岗仪式,历时一小时。国王详细拟定了仪仗队的穿着、仪式的程序等细节。

换岗仪式开始后,两个身材魁梧的旗手并肩正步走在前面。士兵身着中世纪卫士服,海蓝色呢制长袍显出一副庄严、神圣的模样。旗手高高举起手中的皇室旗,旗子一挥,嘹亮的军乐声响起。紧接着,整个卫队在两门大炮之间分列两队。两名身穿军礼服的军官手持佩剑,面对面大声一问一答,进行交接班例行问答。之后,卫队再列队走到皇宫正大门岗哨前,一名士兵出队,与哨兵互致军礼并互换位置,哨兵则归队,至此换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