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多位河南工匠 为你展现"工匠精神"

29.04.2016  08:26

中原网讯(记者 石闯/文 周甬/图) 一身工装,凝神聚力,迎难而上,“技可进乎道”。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那么,何为“工匠精神”?就是多些专注,少些急功近利,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将能工巧匠视作“济世圣人”。历史上出过很多卓越工匠,善于解牛的“庖丁”,善于木工的鲁班。在当下也少不了工匠的身影。中国制造迈向2025,大国呼唤工匠精神。

五一前夕,郑州晚报记者深入走访,为您讲述几位工匠的故事。他们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好工匠手中无“孬活儿”,他们不知疲倦地追求,往更高层次努力,是最值得点赞的精神气质。

坚守工匠精神,既体现了劳动之美,又展现了创造之美。

王琛在修复一件西汉时期的青铜器

王琛 文物修复专家

19岁就开始在河南博物院修文物

身穿白大褂,戴上皮手套,拿起一把打磨机,56岁的王琛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原本变形、断裂甚至支离破碎的文物,经过他的“圣手”后变得栩栩如生。

子承父业 37年修复多件国宝级文物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没有金刚钻,不敢揽这个瓷器活。”4月27日下午,在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内,文物修复专家王琛正拿着工具对一件西汉时期的青铜器“甑釜”进行修复。甑釜的上部出现裂缝,变形严重,“修复下来需要两个多月”。

王琛的父亲王长青也是一位文物修复专家,深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1979年9月,王琛高中毕业后就接了父亲的班,进入河南博物院,从事各类文物的修复、复制和仿制等工作。

在王琛的手边,有电焊、钢针、打磨机等工具,桌子上摆放了化学试剂、矿石粉、广告色等20多个玻璃瓶,还有水池和灯具等。

王琛说,修复一件文物往往需要整形、补配、焊接、除锈、填缝、贴胶、刻花等几十道工序,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文物知识,还需要运用好雕刻、着色、作锈等多种文物修复技艺。

37年里,他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经他修复过的文物有2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有镇院之宝——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等。

最大心愿:这门技艺能够后继有人

这项工作在别人看来单调乏味,可我觉得奇妙无比。每件都是宝贝,欣赏不完。”王琛说。

2012年12月,王琛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5年9月,以王琛为代表的河南博物院“古代青铜器传统修复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名单。2015年12月,他的专著《古代青铜器修复技术》出版。

文物修复是一门传统的手艺,很繁琐,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为你稍有不慎,就会对文物构成伤害,而这是无法弥补的。”王琛说。他希望这门技艺能够后继有人,得到传承和发展,“这也是我的最大心愿”。

令他欣慰的是,经组织安排,2013年两名硕士研究生秦志芳、戚军超拜王琛为师。“这个工作需要沉下心,耐得住寂寞。”他说,让自己高兴的是,两位徒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喜欢这个行当,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王琛说。

编辑:禹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