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落选学员愤怒 华少安慰学员有一手

24.07.2014  19:28

  舞台上的音乐停下时,四位导师依然没有转身。录制大厅外的“家庭室”随即传来了几声“哎”的叹气声。尽管导师在台上说着“就差那么一点点我们就转身了”这样惋惜的话,但对学员来说,这些都于事无补。

这样的场景,对《中国好声音》幕后的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陌生。每次节目录制,都有超过15个学员上台盲选,他们有的被导师选中,有的则抱憾而归。工作人员表示,本季《中国好声音》大概有110多个学员参加盲选,四个导师每人有14个学员名额(加起来56个),也就是说,大约一半的学员会在盲选中离开。

更残酷的是,这些盲选中没晋级的学员很少有机会在电视上露面——剪辑后播出的节目中,每集只有一两个落选学员会出现,其他的大都被删掉了,就像他们没有参加过这个节目一样。

日前,快报记者连续两天参加了《中国好声音》的现场录制,看到了不少学员在比赛中落选。因为今年的学员大都是90后,他们落选后的情绪表达也很直接——会哭,会发怒,甚至会崩溃。为此,节目组特地安排了演员导演专门负责安慰这些落选的学员,跟学员家长呆在一起的主持人华少,也成为最会安慰人的“感性大哥哥”。

落选学员众生相

因为有镜头在拍,落选的学员在舞台上表现得都很淡定。一旦来到后台的“家庭室”,看到家人后,学员们的情绪会瞬间回归真实的自我,这些基本上都不会在节目中出现。《中国好声音》的一位演员导演介绍,落选学员在后台的表现大致分三类:崩溃型、愤怒型和乐观型。

崩溃型:家人哭,学员跟着哭

虽然在台上表现淡定,但很多落选学员一见到家人就崩溃痛哭。节目第一次录制时,有一对男生组合,落选下台时一直面带微笑互相打气,但到了后台,看到双方六七个女性家人已经哭成一团,两个爷们儿当即加入了“痛哭”大军,谁都劝不住。

学员崩溃,家长也会上来安慰。在前天晚上的《中国好声音》录制中,一位唱功不错的男学员因为表演上的瑕疵没被导师选中,他的家属在台下失声痛捶胸顿足。而当这位学员走到后台忍不住大哭时,其中一个家属瞬间平复情绪,对他说:“哭什么哭?你一个大老爷们有什么哭的?坚强点。”情绪转换之快让现场的导演吃了一惊。

乐观型:不是还有返场赛吗

有的学员天生就是自信型。前天晚上的节目录制中,一位16岁的女孩落选后非但没有哭,还一直笑着安慰哭成“泪人”的亲属。面对摄像机,她提到每季《中国好声音》盲选阶段最后的返场赛,“没关系,好声音最后不是都有导师选不满人的情况吗?我相信到时他们肯定会找我回来再唱一次,那时一定会有人为我转身。”

愤怒型:导师到底有没有眼光?

年轻人情绪激烈也很正常。昨天晚上,一位曾在另一档选秀节目中拿过前几名的男歌手过来参加盲选,因为用力过猛,没有导师选他。下台后,他走到“家庭室”一把拉住妈妈说,“赶紧走,咱不录了,不在这儿丢人。”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该学员后来还大发脾气,把帽子摘下来扔到一边,使劲儿用拳头砸墙说:“凭什么不选我啊?导师到底有没有眼光?”

华少安慰学员有一手

虽然栏目组给落选学员配备了演员导演,但他们通常不会直接上前安慰。演员导演小梅告诉快报:“先让学员跟家人一起平复心情,我们相信这种方式应该是最有效的。”但也有意外情况,比如一位落选学员下台后直接哭得抽了过去,这时就要专门的医护人员了,“我们准备了急救箱,就是为了应付学员情绪太过激动发生晕厥等情况。”

如何安慰?小梅表示基本上以鼓励为主,“比如告诉他表演得很棒,导师没转身是因为已经有同风格歌手了之类的。”小梅表示,只有学员和家属离开“家庭室”,下一个学员才能上台表演,所以“鼓励是最有效也最快速的方式”。

相比之下,盲选阶段一直呆在家庭室和家属一同观战的华少,在安慰人方面做得更多。看到长辈家属因为孩子失败而难过时,华少会拍拍老人的后背或肩膀问:“会不会很遗憾?以后还会不会继续支持孩子唱歌?”大部分家属都会说“支持”,等到落选学员来到后台,华少会说:“我刚才已经问过了,家人都说会继续支持你唱歌,所以你千万不能放弃,你刚才表现得其实很好,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

如果家属是恋人关系,华少会主动为他们加油:“他刚才看你在台上唱歌的时候表情很幸福,你的歌声让我们觉得很快乐,所以你很棒。”

责任编辑:李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