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安徽黄山确保工业经济稳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安徽省黄山市经信委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围绕企业主体,各地各涉企部门不断加大帮扶力度,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工业经济总体呈现 “缓中趋稳”态势。为此,中国工业报记者日前专程采访了黄山市经信委主任雷连本,请他就黄山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新增长点、新特点、亮点以及下半年工作部署、全年预期目标发表见解。 工业增速低位增长 对于上半年的工业运行情况,雷连本分析说,一是工业增速低位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76.6亿元,同比增长0.38%;实现增加值61.7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拉动GDP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二是优势产业总体平稳。上半年,七类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6.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81.8%,较去年年底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和文化旅游产品4类产业分别增长1.3%、6.3%、0.4%和13.9%。总量排名前十位的重点行业五增五降。 三是重点企业引领增长。上半年,2014年末产值超亿元企业中91户保持增长,累计实现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9.7%,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金马集团同比增长66.6%、永新包装同比增长23.8%。 四是税收和用电持续增长。上半年,工业入库税收持续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工业入库税收6.34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部税收的18.5%。累计工业用电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6%,增速居全省第一。 五是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6%,新增开发面积0.94平方公里,兴建标准化厂房70653平方米;实现税收8亿元,占年度目标4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同比增长1.8%;清理低效闲置企业15户,土地552亩。 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在谈到下半年工作部署及如何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时,雷连本强调,下半年,随着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预计黄山市工业及园区经济有望实现“小幅回升”。但由于宏观经济总体下行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6月份安徽省制造业经理 (PMI)指数为50.5%,较5月回落0.1个百分点,企业需求不足、生产经营困难依然存在,企业 “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牢固,黄山市工业及园区经济仍将保持低速增长。下一步,黄山将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抓运行监测。针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实行旬督查、月调度、分析,继续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突出重点区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生产运行监测,根据企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完善市级重点监测企业数据库,发现问题,及早应对。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按照黄山电网有序用电方案要求,抓好调度和错避峰,全力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确保工业企业电力供应。抓好企业入规工作。会同统计部门加强对区县企业入规的指导,力争更多的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序列。 抓园区发展。抓好150个园区提速增效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87亿元的目标。加大以商引商、产业招商力度,针对茶叶、汽车零部件等已形成产业链基础的产业,开展专题招商。继续实施 “优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提高园区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集中度。强化产业协作配套,上线运行 “黄山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产品暨管理系统”。继续推进园区 “双清”,力争全年清理低效用地1000亩。 抓项目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对123个工业转型升级技改项目进行梳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摸排,调整技改项目库,优选新开工项目对原工作量进展缓慢的项目进行置换。加快推进永新、昌辉、金马等3户企业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结合国家鼓励支持的重点和方向,提前谋划好明年工业项目。 抓企业培育。坚持专、精、特、新发展导向,完成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全年新增市级 “专、精、特、新”企业30户以上。对产值500万~2000万元的成长性小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建立 “小升规”和退规企业 “返规”动态监测库,推动小企业上规模上台阶,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0户以上。落实工信部 “小微企业扶助行动”,开展黄山市小微企业扶苗助长专项行动,优选100户小微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大力促进大众创业,全年新增小微企业1000户以上。 抓政策落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尽快出台新型工业化促进政策,并指导企业用好政策。围绕市政府出台的 “1+N”政策体系,开展集中宣讲活动。 抓规划引领。认真落实 《黄山市工业转型升级规划》,适时开展规划落实情况督查。加快黄山市 “十三五”主导产业发展和 “互联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今年12月底全面完成。 抓企业服务。继续落实好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围绕用工、用地、融资等环节深入开展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市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工作。 抓环境优化。严格落实 “三个清单” (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制度,加强对 “三个清单”和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中国工业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舒广生 郑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