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绿约1.5万平方米,郑州东风渠“美颜”后,堪比“江南水乡”

29.08.2019  21:33

60多岁的东风渠,迎来了新的伙伴。不仅“长”出了约1.5万平方米的“绿衣”和“绿岛”,还引来白鹭等飞鸟盘旋,东风渠越来越美了。

8月29日,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东风渠三个试验段已经完成护坡和浮岛工程,九月下旬开始桥体立体绿化工程。

东风渠护坡和浮岛工程已完工,新增绿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岸边垂柳依依,一阵微风吹过,湖面荡起粼粼波光,不时有几只飞鸟掠过,恍惚间以为来到了江南水乡。这是哪?这是郑州东风渠与花园路桥河段,“美颜”后的河道大方展示着绿韵风采。

8月29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沿着河道一路走过,百米长的护坡已经全部“穿”上绿衣,近岸处的生态浮岛浩浩荡荡铺开,浮岛上的绿植已经从幼苗长大,几朵美人蕉已经迫不及待地开放,万绿丛中几点红,分外令人赏心悦目。

作为一条人工渠,一直以来,东风渠河岸线平直、坚硬,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文条件和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以前的东风渠都是水泥或石质护坡,缺乏绿色,冰冷的硬质护坡影响景观效果。

如今,除了花园路桥河段,东风渠另外两个开放的试验段,即东风渠与三全路桥和东风渠与经北路桥段,均已经完成“蜕变”,护坡和浮岛“绿袍”加身。

郑州市城区河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三段河道是东风渠的试验段,目前,生态护坡工程和生态浮岛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新增绿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正在更换一些枯死的苗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绿植引得飞鸟来,手机远程控制浇灌

家住花园路附近的郑州市民高女士,每天早上都会带孩子来东风渠附近转转,据她回忆,7月上旬的时候,河岸两侧还是光秃秃的,河面上也是空空的,经过一个多月的“美颜”,她感受到特别大的变化,“现在会有很多鸟飞来,一下子感觉环境好了很多。”

负责此处施工的技术负责人王亚明介绍,东风渠里有很多小鱼,但以前由于缺乏鸟类栖息地,城区河水难以引来飞鸟,“现在有了浮岛,早上和傍晚,会有燕子、白鹭、苍鹭飞来, 等浮岛上的旱伞草长起来,长到两米高,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会吸引更多鸟类,以后的东风渠河畔,将成为绝佳的观鸟点。”

王亚明向河南商报记者展示浮岛上栽植的幼苗,其根须大概有20厘米长,说明这些从河北白洋淀运来的植物,已经在东风渠深深扎根了,起到美化、净化河道的作用。

同时,王亚明介绍,护坡上装有自动浇灌系统,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监测,根据当时的土壤湿度,实现定时定期的智能化浇灌。此外,护坡上的种植土运用了“黑科技”,称为3D打印土,具有不生虫、不掉渣、不流失、保水性强等特点,可以提高植物成活率,延长植物寿命。

在护坡和浮岛上,目前的主色调是绿色,黄色鸢尾等花卉的花期已过,不过仍然有一些花卉值得期待。接下来,红色的美人蕉、紫色的梭鱼草、紫蓝色的千屈菜将陆续绽放,进入秋天,东风渠将变得更加婀娜多彩。

人工浮岛“很结实”,九月下旬开启立体绿化工程

由于东风渠的主要功能是排涝泄洪,当遭遇强降雨天气时,郑州市区的积水可通过雨水管道流入东风渠内,导致东风渠水位暴涨,这样人工浮岛是否会被冲散呢?

郑州市城区河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8月以来的几次强降雨天气,正好在浮岛施工期间,当时铺设的人工浮岛没有被冲垮,人工浮岛经受住了考验。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本着“三季有花,四季彩色不落叶”的原则,护坡上的植物由郑州当地的石楠红叶,以及新培育的雪中红和黄金甲组成,后两个新品种的成活率达到了99%。目前,雪中红为油绿色,黄金甲为金黄色和碧绿色相间,到了冬季,它们变色不落叶,雪中红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会变成暗红色,黄金甲不变色。

上述负责人透露,东风渠三个试验段下一阶段将进行植物墙立体绿化工程,预计九月下旬开工,选用雪中红和黄金甲交错搭配,穿插一些矾根,形成三季黄绿相间,冬季红黄相间的桥体绿化景观。据介绍,植物墙立体绿化工程,主要是通过固定在桥体两侧的植物墙,遮挡桥体两侧外露的管线,起到装饰美化作用。种植土也将采用3D打印土,同时设置自动水循环系统,利用桥下的水箱和桥体的水管,对植物进行自动浇灌。

来源:河南商报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