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兵哥哥”到“城管”,郑州小伙一个秘密坚持7年

22.08.2019  21:20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岚

核心提示:在这座城市,每天都上演着许多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一座城市的美好,离不开城管人的坚守与付出。尽管他们平凡、普通,却用无数个昼夜守护着郑州,用无私奉献,默默行动,建设郑州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个秘密:他坚持了7年

“这个事我父母都不知道,甚至都很少跟自己的妻子提起。城管队伍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只是我恰巧被发现了,其实我也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今年43岁的郑州市二七区城市管理局执法队员赵艳松,用七年时间默默资助了“顿顿仅靠稀饭、面条饱腹”的祖孙俩,这是他心中不愿公开的秘密。

时间拨回2012年冬天,赵艳松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六岁男孩帮助保洁员奶奶扫地》。原来这位名叫李金博的男孩刚六个月大时,其父亲意外车祸身亡,母亲随后改嫁,李金博奶奶为其父亲还债,变卖所有家当,没多久就带着嗷嗷待哺的李金博离开了兰考老家赴郑州打工。

身无分文,六十高龄且不识字,李金博奶奶起初只能靠捡瓶子拾垃圾谋生。后来在老乡介绍下,来到二七区一家小区做保洁员,每月工资仅1080元,除去200元房租、100元水电费和400元李金博幼儿园托费,所剩无几,俩人生活十分拮据。

看完报道,赵艳松心里酸酸的,又想到了自己三岁的儿子,便有了想要帮助他们的想法。在和几位同事说明想法后,当天中午就和同事郭兴伟、樊欣找到了祖孙俩。李金博的清瘦和祖孙俩不堪的住处再度让几位铁骨铮铮的执法队员红了眼。

从那以后,赵艳松和所在中队的同事们开始了对祖孙俩的资助,每月给予600至1000元的生活费,并为李金博送去鸡蛋、牛奶、水果,新书桌、护眼学习灯以及课外读物。李金博生日时,赵艳松和同事们还拿着蛋糕去幼儿园给他开派对。平时带自己儿子游泳旅游,赵艳松也会喊上李金博。

转眼李金博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由于不符合入学条件,赵艳松又去帮忙协调。就这样几年如一日,他们一直坚持着。后来,祖孙俩回了兰考老家,赵艳松便通过汇钱、电话与他们联系。

“看他可怜,就是想帮他。因为我们平时工作时接触到的都是老百姓,多了很多机会做这样事情。”说起资助祖孙俩,赵艳松感慨,他只是做了件许多城管人都会做的事。

就在前两天,记者跟随赵艳松去了李金博老家兰考。离老远,李金博奶奶就热心的叫道“小赵!小赵!又让恁们跑一趟!”如今李金博已经12岁,也该小升初了,他很努力,也很懂事,个子更是长高了不少。

考虑到祖孙俩的情况,二七区城市管理局把他们列为长期帮扶对象,将一直资助李金博完成学业。

一种态度:12年中,他从“国防绿”镌刻成“城市蓝”

人之美,有外貌之美,体格之美,赵艳松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心灵之美,城管之美。

迈着坚定的步伐,穿梭于大街小巷,赵艳松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辖区每一家门面房是否突店经营他逐一检查,餐饮店家油烟排放情况他了然于心,哪里夜晚最容易出现噪音污染他都一清二楚……巡查路段,整治大气污染,取缔马路市场、夜间烧烤,拆除“老大难”违法违章,这些都不在话下。

他就像一本活的城管记事本,每一页都写满了汗水和辛劳。即便如此,依然每天干劲十足。笔挺的腰杆,劝导当事人时温和中带着坚毅,军人的气质洋溢在他身上。

从“兵哥哥”到城管蓝,脱下了军装,穿上了制服,这让赵艳松更加感到骄傲、自豪。工作中,他用军人令行禁止、强有力的执行力、忘我奉献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城管有句口号叫四特,说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如果要举个“四特”的典型,大家肯定会想到赵艳松。

一段情怀:愿有初心可坚守,且与城管共“芳华 ”

由于经常起早贪黑,奋战在城市管理第一线,原本俊朗白皙的赵艳松变得黝黑粗糙,工作的责任让他多了几分英气和稳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热血本色、城管人的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城管的老兵,他几乎见证了郑州城市管理工作的转型,从方法简单到文明规范,从管理随意到注重程序。也亲历了其中的艰辛与无耐,但他积极调整,主动学习,始终走在先进管理模式的前列。

他常说,城管、城管,既是城市的管理者,更是城市的守卫者,别看城管工作管的杂、管的小,可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城市门面的大事,“苦点累点无所谓,能被理解最欣慰。人跟人之间多沟通,会让事情变得简单。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使广大的市民理解支持我们的城管工作,并且主动的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当中来,这就是我最大的获得感。”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