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是大势所趋 最终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音】

26.05.2014  14:06

  城中村改造系列报道之四:城中村改造是大势所趋 最终要实现人的城镇化

  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3月份。随着金水区黄家庵等14个城中村改造的启动,郑州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拉开大幕。郑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316平方公里有228个自然村,目前已有155个自然村完成拆迁。根据郑州市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启动市内五区所有城中村的改造。不久的将来,城中村可能会成为历史。请听报道:

 

 

 

  西关虎屯、小李庄等一大批城中村成功改造的典范充分说明,改造城中村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目前,随着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推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出巨大效益。市民张女士:"改善的都可好呀,现在不都是改成高楼大厦了,

  城市里头建设的多好呀,群众的生活条件也提高了,现在都可高兴,大家都满意。

  改造过的城中村,原有村民的各项民生生活指标也在一并提升,部分居民的收入甚至超过了郑州市的人均收入水平。不但使原来的农民变为市民, 其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教育等各方面业得到了完善。原来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城市的外部形象改善了,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郑州市社科院刘涛:

  "城中村可以说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或者说传统的生活状态,与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不相符的,对城中村的拆迁、改造是符合整个社会的一种需求,是与现代化建设,与我们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是相匹配的。"

  然而,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步伐也并非一帆风顺, 2009年前后我市一度暂停了城中村改造的项目。用3年的时间"消化"现有批准项目。经过调整,2011年底《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出台,各区政府成立国有全资或控股公司,负责本区域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融资、安置房建设以及土地开发整理等工作。这让我市的城中村改造走上了科学合理的快车道。由市场运作到政府主导、统一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的新模式,让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那磊:"郑州的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就是按照国务院20号文件,就是逐步把城中村改造纳入到棚户区改造的范围,坚持以人为本,彻底消除城市的两元结构。"

  根据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计划,2012年开始我市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全面提速。12年兑周村、王立砦村、孙八寨村等20个村庄开始改造、2013年大孟寨、东韩寨、西韩砦等12个城中村进行改造,2014年金水区陈寨、庙里等14个城中村、管城区7个城中村、惠济区11个城中村将先后列入改造的日程。不久的将来,这些城中村将陆续消逝在郑州市民的视野之中,取而代之的将是连片的新型社区和崛起的新型商业集聚区,他们将在郑州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城中村的成功改造,将为郑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久的将来,当我们从空中俯瞰这些城中村时,他们将会成为郑州城区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在中原大地上焕发出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