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05.11.2014  17:58

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讲话鲜明地回答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澄清了一些人对文艺工作的模糊认识,阐明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思想上和创作上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来就是文艺创作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更是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早在72年前,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鲜明地回答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党领导的文艺事业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脚步,在表现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然而,“文化大革命”10年,文艺战线沦为重灾区。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全国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提出了“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具有拨乱反正的指导意义,推动新时期文艺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带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的繁荣发展。新世纪以来,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新景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文化改革的根本原则,也是对文艺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曾几何时,文艺向“”看,成为文艺界和社会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作品在锈蚀着大众的心灵,销蚀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个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似乎又成了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应重点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真正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弄清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活水源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深入生活,融入社会,才能文思泉涌,灵感丰沛。而文艺一旦离开了人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就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文艺是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活水源头。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汲取营养,文艺创作才能生动活泼,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作品的永恒主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动人画卷的描绘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文艺应该而且必须以人民为永恒主角,塑造人民群众的艺术形象,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丰富情感、博大情怀、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服务对象。古今中外有成就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无一不是深入社会生活、植根人民群众的成功之作。植根于人民群众,深入人民生活,心中想着人民,真心热爱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就能获得无限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就能激发澎湃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活力;只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不懈追求,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才能自觉地把人民群众作为描写、塑造和讴歌的对象,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文艺作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作品的欣赏主体。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和鉴别者,也是文艺作品的需求者和消费者。任何文艺作品,只有接受了人民群众的检阅和鉴赏,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应牢记人民群众是文艺作品的欣赏主体,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用文艺创作的实绩不断丰富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产品作为自觉追求。人民群众需要最好的文艺作品,需要反复多样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应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注重弘扬清风正气,为社会增加正能量。应始终坚持思想与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和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表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大善、大爱、大美,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涵养情操,砥砺精神、启迪智慧、陶冶人生,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达鲜明的爱憎,向人们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应注重弘扬主旋律与坚持多样性相统一,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应注重发挥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创新,推动体裁、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以文艺创作的多样性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系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