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地方试点首落泉州 解读“泉州制造2025”

31.03.2015  11:31

      日前,国务院通过推动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首个地方试点,泉州迅速响应,召开市政府常务会,通过由中国工程院牵头制定的《泉州制造2025》。未来10年,泉州将按照这一行动纲领,建设世界知名的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力争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

      昨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制造2025”和“泉州制造2025”的主要执笔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特聘专家屈贤明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请他们解读“泉州制造2025”。

      全国首个地方样板缘何花落泉州?

      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着手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明确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实现中国202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经过深入全国各地调研比较,泉州进入中国工程院视野。“一方面,泉州是制造名城,产业很有特色,也很有活力,又是金融改革试验区、电子商务示范区、海丝先行区,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典型城市,中国制造的转型阵痛也是泉州的阵痛。随着经济进入调速换挡期,泉州政企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坐标。”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泉州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省市领导参加多场调研。泉州多次召集各级各部门和相关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进行研讨,市科技局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屈贤明认为,泉州比其他城市先行一步对接“中国制造2025”,体现了城市发展中难得的“世界观”、全局观。

      回答了泉州制造发展六大困扰

      受泉州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工程院牵头制定“泉州制造2025”,经过近一年努力,六易其稿,终于完成。

      “泉州制造2025”回答了困扰泉州制造业的六大问题。包括: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传统优势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如何加速培育;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如何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大潮对制造业的冲击;如何推进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变革;政府如何作为。提出了“产业共生、协同创新、智能制造、品牌拓展、服务增值”五条发展思路,着重实施“提升九大产业集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采取三大攻坚行动和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四大战略任务。

      “这是一份虚实相济的路线图,既指明改革方向,也明确具体的抓手,未来将有相应的制度和体制设计作为支撑。”屈贤明说,“泉州制造2025”紧扣泉州本土产业需求,许多升级路径取材于调研中发现的泉企创新案例;从时间表到编制思路,都与“中国制造2025”同频共振;智能制造、定制化规模生产等专门为泉企开出的“药方”,都体现了行业发展最前沿思维。

      从顶层设计到撬动政企共同参与

      从顶层设计走到现实,“泉州制造2025”需要真正撬动全社会力量,特别是让作为转型主体、创新主体的企业参与进来。

      对此,政府将如何保障纲要、行动的实施?据悉,泉州将成立市领导为组长,市直部门与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泉州制造2025”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泉州制造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作为推动实施和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部门,市科技局也将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屈贤明认为,泉州支柱产业大多与民生相关,民生产业永远朝阳,永远有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企业家也要看到泉州制造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对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及时应用。他告诉记者,中国工程院将全程关注和参与“泉州制造2025”。27日,周济院长专门开会进行研究,今后将持续帮助泉州推动纲要、计划的落地生根,并将适时组织院士专家回访,总结推广泉州试点经验。

      解读“泉州制造2025” 对接中国制造创新战略

      泉州市科技局 全面实施“泉州制造2025” 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1+3”:一个纲要+三个专项行动计划

      编者按

      从去年起,“泉州制造2025”逐步开始见诸报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澎湃新闻更是不惜笔墨对此进行了系列报道,一场关于泉州制造业的历史性变革蓄势待发,引发热烈关注。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城市,泉州日前召开市政府常务会,正式通过“泉州制造2025”方案,本报在第一时间为大家解读方案的干货,看看泉州未来10年怎么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探路。

      “1+3”:一个纲要+三个专项行动计划

      一问 “泉州制造2025”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的首个地方试点,泉州制造升级版未来10年的“1+3”行动指南

      泉州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典型城市,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样板。“泉州制造2025”采取了1+3的报告结构,规划明确了今后十年(2015年~2025年)泉州制造业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打造泉州制造升级版提供行动指南。

      二问 “泉州制造2025”要解决什么问题

      ——回答困扰泉州制造业的六大问题,推动实现四个转变

      作为泉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十年战略性规划,回答了泉州制造业面临的以下六个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实现四个转变:

      ——提出泉州制造业的发展定位,描绘泉州制造业2020年和2025年的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

      ——泉州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应该如何提升,如何转型升级;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应如何加速培育新兴产业。

      ——作为“品牌之都”,泉州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应如何打造国际品牌,将“泉州制造”推向国际市场。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大潮中,全球制造业正发生深刻变革,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对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面临这一局势,泉州制造业应如何应对。

      ——泉州制造业应如何推进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如何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政府在泉州制造业的发展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更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综改区、金改区机遇,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

      三问 “泉州制造2025”实现后什么样

      ——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

      在“泉州制造2025”里,我们看到了10年后泉州制造的愿景,也看到了泉州变革的决心和魄力。

      2025年,泉州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品牌之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典范,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我国沿海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与科技合作窗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

      四问 “泉州制造2025”重点做什么

      ——实施四大重点战略任务:提升九大产业集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采取三大攻坚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

      战略任务一:提升九大产业集群

      目标:九大产业年总产值都超过1000亿元,其中三个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纺织服装、制鞋、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筑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纸业印刷、工艺制品九大产业是泉州的优势主导产业。泉州将优化“一湾两翼三带”总体布局,推动泉州九大产业向产业中高端、定制化规模生产转型,迈向先进制造,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泉州制造业九大产业集群。

      ★迈向先进制造:向产业中高端转型,定制化规模生产转型,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泉州市“一湾两翼三带”的总体布局,部署泉州制造业九大产业集群,分布在环泉州湾经济圈、北翼经济区,南翼经济区、安永德经济带。

      ★县(市区)、产业园联动发展:县(市区)联动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集群协作配套水平。

      ★培育骨干企业:扶植龙头企业,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国际型企业。

      ★建设“泉州云制造平台”: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服务等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服务流统一构成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池。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调整供应链,开展有客户参与设计的定制化生产。

      战略任务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目标:创新成为泉州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模式实现引领

      把创新摆在泉州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协同创新,重塑泉州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制造业基地。

      ★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项目的研发,努力争取国家级科研或军工项目落地泉州。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政产学研金用结合,设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合作,做好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燎原计划”“蓝火计划”的实施。

      ★建设公共创新平台: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推进公共研发和检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落户泉州。

      ★开发标志性重大产品:围绕泉州制造业九大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实施三大行动计划,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开展研发,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标志性重大产品。力争到2025年,推出100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市场需求潜力大的重大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战略任务三:采取三大攻坚行动

      目标:力争到2020年,使泉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泉州迈入中国制造业强市行列

      《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配套出台三个专项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提升质量与品牌、服务型制造等三方面为主攻方向,分别为“泉州制造2025”提供智能支持、质量保障、服务配套。

      ★行动一:《泉州市发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

      泉州的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升级对数字化智化装备有迫切需求,泉州的“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为发展智能制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行动计划通过加强数字化绿色智能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创意与创新设计能力、实现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构建生产制造信息化管理能力、实施生产制造装备智能化升级。

      建设数字化智能制造柔性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行动等举措,提升产品创意与创新设计和制造信息化管理能力,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制造基地和国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基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推广应用到泉州80%的规上制造企业;重点规上离散制造业中每万名产业工人中拥有机器人的数量达到300台;形成一批标志性数字化智能产品;全面建成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数字化制造基地;建设一批定制化智能制造柔性生产企业;形成数个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行动二:《泉州市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

      质量是提升泉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该行动旨在通过强化质量基础建设、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实施质量升级工程、提升质量品牌效益四项行动,推动泉州制造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质量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制造业增加值率、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造业总体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主导产品合格率、可靠性、安全性、质量损失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等关键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培育标杆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牌价值和效益明显提升。(目标表格)

      ★行动三:《泉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

      通过大力推行定制化生产模式、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推动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维修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商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提高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行动,泉州制造业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与现代化工业规模生产协同的战略转变,全面实现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重点行业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40%。

      战略任务四:大力推行绿色制造

      目标:力争到2025年,泉州制造业全面实现清洁生产,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绿色制造是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泉州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流程型制造业清洁生产:节能治污并举,化工、炼油、造纸、水泥生产企业要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根治污染;资源回收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企业、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

      ★推进离散型制造业绿色制造:推广绿色工艺,包括推广生态设计、绿色工艺材料等;研发绿色产品,推动开发绿色建材、高效节能型机械装备、绿色食品等;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机械装备产品再制造。

      ★建立环境监管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制造标准和规范,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级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引进或培育专业化环保公司。

      五问 怎么保障“泉州制造2025”的实施

      ——市领导牵头召开联席会议等六项制度

      建立“泉州制造2025”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市领导为组长、市直部门与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负责人为成员。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行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机制的改革。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建泉州特色的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的创新机制。

      引导开展科技创新,通过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财政集中引导投入、科技金融和社会资本联合推动”的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制定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的政策。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福建省“海纳百川”人才计划, 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指导作用。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化政务服务,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