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接受"地下捐精" 丈夫:看见孩子就想起那男人

20.04.2015  09:34

   长江商报消息

   子嗣合法性、疾病传播、社会伦理、道德风险……

  本报记者 施政

  每个“地下自助捐精”者都称自己仪表堂堂、身体健康,不存在传染病或生殖疾病,也表示愿意配合各项检查,然而他们又称为了保护隐私,拒不提供自己的具体信息,包括QQ号和电话也都是临时所用,且要求求精者成功后永不联系。

  那么,既然存在如此多的隐患和风险,“求精者”为何要冒这些险呢?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男方不育,选择供精人工授精(指非配偶间人工授精)是唯一能怀孕的办法,但目前全国仅19家人类精子库能从合法途径提供精子,由于捐精志愿者匮乏,绝大多数精子库库存严重告急。为了尽快生养孩子,一些夫妻开始在网上寻找“地下自助捐精者”,但其中暗藏着健康、心理、伦理等多种隐患。

编辑: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