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在桥底下 现在能够住在房子里了

29.01.2015  18:02

        开栏的话

        节后的城市加快了脚步,由相聚重回别离,由热闹到冷清,隔着永久的距离,温度在慢慢冷却……

        这高楼大厦本身是没有温度的,有温度的是我们的心。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展示的是城市的文明程度。

        农民工?特困户?这些在城中的兄弟姐妹,应感觉到多1℃的城市温度,应得到更多的温暖、关爱。让我们攫取那多1℃的阳光,去献给他们。

        今日起,本报启动特别行动“城市多1℃”,旨在解决弱势群体之难,深度解析因,盼能结善果。

        核心提示

        大年初六,来自睢县西陵寺镇罗庄的农民罗国印,就带着被褥来到了郑州中州大道和郑汴路交叉口,他试图在这里干1个多月零工,“挣点肥料钱”就回去。但待了几天只揽到一次活,虽挣了30元,可生活费开支了100多元。

        而在他的身边,不时有商店节后开张的鞭炮响起,年味尚未散去。可他们却已在妻儿父母不舍的目光中,背着行囊进城,渴望能赚到儿女的学费和生活的希望。

        但节后较为冷清的用工需求,让罗国印们一时难以立足。近日,大河报记者兵分三路,为你呈现务工农民群体的苦辣酸甜。

        遭遇

        初六来郑打零工

        没挣钱反赔百余元

        虽然棉袄被扯挂得露出了乒乓球大小的棉花团,但47岁的罗国印一点也没留意,他蹲在中州大道和郑汴路交叉口东北角,希望来来往往的车会停在他面前,招呼他上车去干活。

        这样“守株待兔”已经几天了,才等到一份零工。“给人家搬咸菜哩,我们去了4个人,一共挣了120元。”罗国印说,“每人分了30元,从初六到现在,就挣了这么多。

        “老板,干啥活?”看记者和罗国印说话,附近的十几名务工农民围了上来。得知记者的身份后,来自杞县的老梁笑了:“能找到一个活就不错了,我也来三四天了,一个活都没找到。

        几名来自中牟姚家乡的民工凑到记者跟前说:“这两天,净赔钱。晚上住到附近的小旅馆里,一晚10元钱。连吃带住,赔了好几十元哩,早知道不好找活,就晚点出来了。

        “你那几十元钱算个啥,我都赔100多了。”罗国印抽了口烟大声说,“每天吃饭再省也得二三十元,一碗面七八元还吃不饱。我晚上舍不得住旅社,就住在大桥下,省10元钱吧。就这到现在都花了100多元了。

        罗国印此行的目的是打算来干1个多月零活儿就回家,“给小麦挣俩肥料钱”。

        “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正是花钱的时候。”罗国印告诉大河报记者,“这全靠打零工和种地的收入。

        故事

        春节没过完就外出打零工

        只为筹办儿子婚事

        昨日中午12时45分,在中州大道与农业路交叉口西南角路边花坛旁,四五名农民工坐在一起,垂头丧气。

        “我们都是在那边如意湖办事处免费民工求职住宿点住,白天过来等活儿。”以“正给儿子张罗婚事”为由一直不愿具名的一名“棉大衣”说,在那里住的10人中,除了许昌、周口的几人外,其余五六人都来自中牟。

        说这些话时,几名老乡不停笑着打岔说:“你家条件不错了,有啥不敢说的,还害怕别人知道,你家儿媳妇跑了啊?!

        被几名老乡一番数落后,“棉大衣”说,现在农村结婚很花钱,他年没过完就出来了,“只想让儿子的婚事办得排场些”。

        “说心里话,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是差劲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主要是在家闲着也没事儿干,就想着出来打个零工。”“棉大衣”说。

        “活儿现在还不太好找,来了3天,很少有老板来这儿要人。”“棉大衣”分析,一是因为春节刚过完,很多单位还没进入正轨,二是因为不少建筑工地还没开工,“等过了元宵节,应该会好些吧”。

        现场

        1

      四五百人拥挤“马路市场”活难找

        昨天早上8时10分,在解放路立交桥附近,已有100多名进城务工者在此等候。

        路边,帮写“求职招贴”的老先生很忙,四五名等活儿的务工者在其周围等候。“我早上七点就开始摆摊了,初五这里就有人找活儿了,这会儿人还不算多。”老先生边写边说。

        几十分钟后,务工者逐渐增至四五百人。来此招人的刘先生说,他往年也来过,今年找活儿的人比去年多。大河报记者注意到,在此等活儿的务工者,想找的工作多是厨师、洗碗工、保姆等,心中预期工资多为每月3000元。

        找活儿的多,招人的也不少,但“对接”成功的却不多。张女士的服装店初六就开业了,可是送货、上货的人手至今也没招够。“我都第二次来了,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大多因为食宿、工资问题谈不拢。”她说。

        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职业介绍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未到解放路“马路市场”的求职最高峰。过了元宵节,最高峰将到来,预计将有近千人在这里等活儿。

        2

        8000多人“扎堆”招聘会

        “马路市场”找活儿的人不少,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昨日举办的招聘会,场面更火爆。11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的5000余岗位,吸引来了8000余名求职者。

        40岁的陈百中来自三门峡。“我初七就从老家来了,看到报纸上说这儿有个招聘会,就来看看。”他说,他想找个普工的活儿干干,每个月工资3000元就可以了,“其他的要求冇咋想,工资高就行。

        招聘会上,46岁的李爱红和丈夫一起,想找个保洁的活儿干干。“俺老家是舞钢的,以前我在建筑工地干,一天给100多块钱,工资高,但活儿太重,现在想找个清闲点儿的活儿。”李爱红说,每月工资2000-3000元就行。

        3

        大学生也和农民工争活干

        有意思的是,在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内,这场以进城务工农民为主的综合性招聘会,却吸引来不少大学生。

        “请问你们会给员工买社保吗?假期福利怎么样?”一家机械公司的招聘台前,24岁的刘峰正和招聘负责人交谈。刘峰老家在漯河,去年毕业于郑州一家高校,因为想跳槽,“就来看看,没准儿有合适的。

        23岁的江元元是周口师范学院的学生,今年6月即将毕业,先来体验一下找工作,“没想到人这么多,感觉压力好大。

        某化妆品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李女士也告诉记者,来他们公司应聘的多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此,来自漯河的农民老宋说:“真想不到,大学生也会来这里找工作,竞争压力太大了。

        记者体验

        年轻好找活,大龄民工求职难

        昨日,大河报记者也打出“求职广告”,在解放路立交桥下体验了一把进城务工者找工作的感觉。

        上午8点10分,记者花两元钱,找写字的老先生帮忙写份求职单:“求职、配菜、凉菜”。“字大、还是红色的,看着明显,招人的老板一眼就看见了。”身旁的一位务工者说,桥下等活儿的全是这样写的。

        不久,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前来,问记者配菜手艺怎么样,并称她的饭店在大学路上。“我转了一圈,就看着你怪干净,又年轻。”对方称,现在不少饭店招厨师,除了手艺好之外,还想找年轻能干、身体健康的,可她转转发现,想干厨师的大多年龄在四五十岁。最终,因工资问题没有谈拢。据了解,一个配菜厨师,一个月工资最少也要2200元。

        在近5个小时体验中,记者发现,“能谈拢的生意”还真不多。要么是薪酬、食宿谈不拢,要么是有的“职业”无人问津,如锅炉工、司机等。年龄较大的农民工更是难找工作。

        原因分析

        省内打工者增多导致竞争加剧

        “这人也太多了吧。”昨日的招聘会上,这是大河报记者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据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职业介绍科常科长介绍,去年春节后市场的第一场招聘会,仅有2000余人进场求职,可这次招聘会,上午8点半进场,到10点时入场人数已达4000余人。

        “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一股持续到3月的求职招聘热潮,今年比往年都要火爆。”对此,常科长分析说,火爆原因有二:我省本地经济发展迅速,就业岗位增多,薪资待遇明显提升,相比去沿海打工,很多人更愿留在省内;更多的求职人员感受到就业压力,相比过去,今年很多人选择缩短假期,提前返城寻找工作。

        温情

        A

        民工临时救助站全天开放

        昨日上午11时20分,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街道办事处的民工免费求职住宿处,偌大的院子里,除值班室5名工作人员和宿舍内一名在休息的农民工外,空无一人。

        “现在里边登记入住的农民工,大概有10个吧,比起年前的三四十名,确实少多了。”在此值班的如意湖街道办工作人员朱静亚说,“不管人多人少,我们都要在这24小时值班,可能过了正月十五,人会多起来吧。

        工作人员魏全福说,对入住市场的农民工,他们会免费请老师为其提供健康、法律等方面的常识讲解。

        在这个住宿点的“宿舍(1)”内,南北两排地铺的10个铺着被褥的铺位都空空荡荡,只有门口西侧的25号铺上一名年轻人躺在被窝里,用耳机听着收音机,时不时还把玩一部旧直板手机,有一双木质双拐靠在床头的墙边。

        “都出去了,他们一般都是白天出去找活儿,晚上六七点钟才回来睡觉,白天一般都没啥人。再说,在这能干啥?”这名为赵要军的年轻人说。

        昨日12点半,紧邻郑州农村人力资源中心市场的二七区临时救助站内,58岁的赵相周正在吃饭。“吃住都是免费的,不赖!”他说。赵相周原来都住桥底下,现在,他笑称自己住到了“宾馆”里。

        据了解,目前二七区的临时救助站内,像赵相周一样住进“宾馆”的进城务工者有60多名。

        温情

        B

        对特殊务工者特殊照顾

        赵要军今年26岁,面色憔悴,蓬头垢面,牙齿还掉了不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

        赵要军说,他老家在长葛市石象乡连庄铺村,父母多年前过世,又无兄弟姐妹,现在只剩下他一人孤身生活。4年前,他到许昌市区,靠摆摊修电动车、自行车为生。难以为继后,他于半年前来到郑州。

        “刚开始找了有两个多月,也跑了不少地方,结果不管是做工还是摆摊,都没弄成。大概2个月前,住到了如意湖街道办在小区租房办的临时救助站,年前搬到了这个民工临时住宿点。”他说,接受救助的2个月里,他的被褥都是救助站提供,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立身之地了。

        “照顾到我是残疾人,房间里的电油汀还特别往我这床边放了放。还有伙食,也给提供了。”赵要军说,早上、晚上能喝到稀饭,吃到馒头、炒菜,中午米饭、面条也都不错,“味道也很好,我满意得很”。

        说这句话时,赵要军还特意拿出手机说:“这是旁边2号铺一个工友送我的。

        问到外出原因,赵要军神色明显沉重下来,“家里有一点地,我左腿截肢,干不了,让别人种了。两间破瓦房,也是没法住。有低保,但不够用,所以出来生活了。

        温情

        C

        郑州欲建三级零工市场

        去年12月6日A15版,本报刊发独家报道《建个零工市场,让民工兄弟不再飘零》, 呼吁建立零工市场,以满足民工和相关群体的需求。

        对此,郑州市推出了相关措施:今年起,郑州市将在外来务工者集中的地区筹建零工市场,免费为外来务工者和雇主搭起沟通平台。

        1月份,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郑州市零工市场建设标准(试行)》、《零工市场、服务站(点)管理制度(试行)》。据郑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州市的零工市场将分三级建立,包括在郑州市市本级建立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中心零工市场;在农民工集中的区域,县(市、区)建立不小于500平方米的零工市场;街道办(社区)要建立不小于100平方米的零工服务站(点)。其中,“郑州市中心零工市场”将选在解放西路附近筹建,这将是全省首家零工市场。

        零工市场建成后,将无偿为雇主和零工务工人员办理用工和求职登记,并开设雇主用工专线电话。此外,还将无偿公布零工务工人员的职业资格、级别、工种、各工种劳动报酬的市场价格信息,供雇主选择;并免费为零工务工人员提供待工休息场所,配置饮用水、公告栏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打零工的人员提供政策、法律、法规咨询服务。

        该负责人表示,各类零工市场选址上尽量方便雇主和求职者,方便双方沟通,帮助打零工者尽快找到工作。

        农民工城市梦想

        1

        早日找到工作

        按照残疾农民工赵要军的说法,他不光修过自行车,在鞋厂、服装厂也工作过,包括一些杂活、体力活。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早日有活儿干。他想靠劳动养活自己。只要适应他的身体状况,他都愿意干,但半年来,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对于外来务工者急于找活干的想法,在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郑州市中家家庭服务有限公司韩红丽经理告诉大河报记者,他们很愿意给这些进城务工者提供岗位,在近一个月内,他们公司能提供100多个家政服务岗位,对此有意的农民工朋友,可拨打她的手机18703992999。

        2

        工资别拖欠

        昨天上午9点,42岁的王家明背着一个鱼皮袋奋力“”进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内的招聘会。“人咋恁多!”王家明擦了把汗,边挤边说。

        王家明老家是周口的,昨天早上,他5点就起了床,赶6点多的早班车来到郑州,就为能找到份理想的活儿。昨日上午,他在市场内“”了一圈,觉得有两家单位的保安岗位还比较合适,就留下电话,等待对方通知。

        出了招聘会的大门,王家明就在马路对面支起了“求职简历”。“这样双保险,说不定还能碰见个合适的零工,零工钱多,一天能挣100多元呢!”他笑着说。

        不过,打工多年,让王家明最郁闷的是,有的企业“想方设法”地扣工资或者拖欠工钱,“去年我给人家当保安,就少发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说我没干够一个月,不算,你说气人不气人。”新的一年,王家明希望工资能高点儿,最重要的是不拖欠工资。

        3

        期待学到好技术

        对外出务工原因,今年61岁的朱贵林也认为是为了补贴家用。他春节后初六就来到郑州市区,因没落脚地方,就暂时入住了如意湖街道办的免费求职住宿点,“条件可以不说,还能省点房租开支”。

        朱贵林说,入住如意湖街道办农业东路农民工免费求职住宿点的几天来,他也曾根据住宿点内张贴的招聘信息去了郑汴路、东风路上的多家物业公司应聘保安、杂工,但要么因为年龄太大,要么因为技术不行,要么因为合同时间太长,他都没应聘成功。

        今年31岁、与朱贵林同村的朱发奎说,“社会在发展,没一门手艺真的不行了,也得与时俱进啊”。

        对进行技术培训问题,住宿点的工作人员也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他们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这里不是技校”。

        “特别是残疾人,更需要一门过硬的手艺,要是能有那些实用、有市场的技术,那是再好不过了。”赵要军说。

        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

        希望员工宿舍配台电脑

        昨日下午1点多,郑州市政六街上的一家面馆内,服务员刘艳丽还在忙碌着。

        26岁的她来自开封通许,是位“80后”。觉得年轻人应该出来闯天下,去年,刘艳丽和同村的姐妹一起来到郑州打工。

        每天中午和晚上,是刘艳丽最忙碌的时候。“晚上一般要到10点多了。”她说,饭店包吃住,每个月工资2000元,每个星期还给放一天假,她觉得挺好。

        在她看来,目前的工作状况不错,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上网不方便。“要是宿舍里能配台电脑就好了。”刘艳丽说。

        “这几年,外来务工者在薪酬福利之外,更多关注的有两个方面。”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职业介绍科常科长说,一个是单位是否为员工交社保,一个是关注生产、生活条件是不是好,对精神方面的诉求考虑更多。表现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他们更注重的是未来前景的发展。

        期盼

      能否建个

        郑州零工中介网络平台?  

        来自中牟县的农民老侯说,郑州的进城务工农民分两大类,一类是打长工的,一类是像他们这样打零工,“家里离不开我们,有个农活随时都得回去干,农活忙完后再来郑州找活干。不是我们不想打长工,实在是没法干”。

        老侯说:“听说郑州也准备建零工市场,我们这些打零工的非常高兴,希望将来建成了能多宣传一下,让大家找零工时都去零工市场,我们就不用这样蹲在街头等活儿了。

        虽然老侯们在此找不到活儿,但记者在郑州市一些小区调查发现,市民有零星体力活找人时,却找不到人。“有时候也知道到中州大道的桥下找人,可我家离这里七八公里,再专门跑到这里找人太麻烦。”郑州市民黄先生说,“要是谁建个零工中介网络平台,把这些街头揽活的农民工的手机号等资料放在网上,谁需要时直接打电话对接,双方不都省劲了?农民工也不用蹲在街头遭受风刮雨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