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

27.03.2015  13:04

2014年中国戏曲学科发展态势平稳且不乏亮点,戏曲创作成绩斐然。

一、2014年戏曲艺术创作述评

本年度值得一提的戏曲节日有:第四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河南省第三届豫剧节、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等。这几大艺术节充分展示了戏曲创作演出的最高成就和最新成果,分别具有题材拓展,回归本体,取消评奖环节,现代戏比重加大以及中青年演员挑大梁等几大特点。

此外,在戏曲创作上有两大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北京市文化局的目标是尽快加强京津冀三地演艺业协同发展的政策研究,推动三地文化系统的演艺机构、文化院团在政策支持、活动参与、资源利用等方面互惠互利,提升整体竞争力。

二是在跨文本整体改编盛行的当下,越剧舞台率先对影视剧、畅销小说、网络文学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逆袭,并初见成效,《步步惊心》、《甄嬛》这些耳熟能详的剧目一经改编成为越剧后,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使戏曲艺术更加贴近民众。

二、2014年与戏曲相关的学术活动

去年6月8日,“当代戏曲艺术理论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研讨会主要议题为:戏曲剧种标准认定。至2012年,全国的剧种已锐减至200多个,而且所剩的剧种中有74个仅有一个职业剧团或民间班社,情况十分危急,对剧种标准进行认定的工作已呈迫在眉睫之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及时担负起这一职责,经过几次专家会议的商讨,对戏曲剧种标准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当代剧种认定标准的指导原则已于2014年12月2日在《中国文化报》上予以公布。

去年,逢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梅兰芳纪念馆和戏曲研究所承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去年6月19日“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10月22日 “梅兰芳表演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京举行,邀请国内外学者50余人,集中研讨梅兰芳京昆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体系。此外,编辑出版“梅兰芳艺术大系”,包括《梅兰芳演出剧本集成》、《梅兰芳往来书信选集》、《梅兰芳演出戏单总集》、《梅兰芳唱腔曲谱集成》、《梅兰芳研究评论选编》十卷、《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全集》等。去年10月21日,在梅兰芳纪念馆举办“梅兰芳华”大型综合展,12月2日“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此外,去年12月14日,纪念京剧大师叶盛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去年9月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省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福建地方戏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肯定了福建省集结的能够反映近年来福建地方戏曲成果的进京展演的6台戏曲作品,认为福建省对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专家普遍认为应当把国家赋予传承主体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具体方法有:一、赋予传承主体个人、集体以荣誉;二、赋予传承主体传承戏曲艺术重任的同时,要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三、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法规,对传承主体进行统一保护,不能因当地政府的重视与否、地区经济的差异、剧种受众的多寡等等原因,导致地方戏曲剧种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三、年度焦点:戏曲艺术传承问题研究与地方剧种生态化保护

目前,当代戏曲艺术传承举步维艰,根本原因在哪里?经过今年十几次学术研讨会的讨论,达成基本共识。戏曲艺术如果从唐代教坊和梨园算起,已传承了1300多年,这1300多年的戏曲传承,一帆风顺,卓有成效。其中有两次重大演变,第一次的演变是从唐代到清朝末年,可称为旧式传承,共有4个方式,即戏班、科班、票房、相公堂或叫“私寓”;第二次的演变可从1912年8月易俗社成立算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可称为新式传承。这一百多年的新式传承要求戏曲演员全面发展,极其重视文化教育。新式传承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可谓硕果累累,如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四块玉”李玉茹、侯玉兰、白玉薇、高玉倩等。然而,今天戏曲艺术的传承却受到极大的挑战,根本原因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链条的断裂,而没有了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巨大支撑,单纯的技术、技巧的传承是难以为继的。当前的传承需要恢复传统的师徒制,恢复戏曲传承的口传心授,因为师父在传承技艺、技巧的同时,就会把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徒弟,文化与技艺难分难舍地融合在一起,这对于戏曲人才的培养大有益处。

生态化的保护就是要上下齐动员形成合力,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共同关注与打磨,将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真正抓出成效。目前很多剧种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几达全覆盖的程度。特别是2013年7月,文化部出台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方法具体到以下四点:一、由文化部组织专家对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保护进行专题调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剧种的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二、可选择一些在地方戏传承方面做得好的院团作为示范单位加以扶持;三、各级政府部门可通过“购买演出”促进院团为群众演出,对为基层群众演出做出贡献的民营院团给予奖励;四、把戏曲进校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派遣优秀院团进校演出。地方戏曲剧种普遍存在着人才结构断层、历史包袱沉重、转企改制后面临困境的现实状况,但其优势在于地方戏曲剧种都是地域文化的品牌,有根有脉,有成长的潜力,要让每个剧种都能推出名家名剧,唱响当地,誉满华夏,走向世界是一项宏伟的工程,这四项具体的保护措施是全方位、系统化、生态化保护地方戏曲剧种的指导方针。

地方戏曲剧种自身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地方戏曲剧种要以敬畏传统之心进行传承;二是地方戏曲剧种要时刻警惕“同质化”现象;三是地方戏曲剧种要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及灵动的表现方式不着痕迹地融入到剧目当中;四是地方戏曲剧种要勇于面向市场,在舞台表现上下苦功夫,打造精品剧目,形成剧目链条;五是加强宣传普及,培养观众群体。

四、戏曲艺术未来路径预测

(一)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文化部针对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的出台,人们得以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剧目。长久以来,传统剧目在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下,以脱胎换骨的改编来标示其成果。但在非遗保护这一新的文化语境下,戏曲界提出要敬畏传统,因而,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剧目的理念盛行起来。这就给戏曲人提出一个尖锐的、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即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

改还是不改纠结着戏曲舞台的主创人员。针对传统剧目有两部分的改编已达成共识,一是原本芜杂,精华糟粕杂陈,主题思想陈旧落后,如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只改动了几句唱词便改变了原本的基调;二是篇帙浩繁,难以在今天的舞台上原样展现的,如三本《牡丹亭》、四本《长生殿》、上下本《西厢记》得以在昆曲舞台上成功呈现,就是改编者智慧地将原本浓缩而成的精品。

尊重传统不等于固步自封,传统剧目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是客观事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名反对推陈出新是不可取的。当然,既保护了遗产,又为遗产增加了积累,在传承与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二)微戏曲是戏曲发展多元化的体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戏曲作品由过去的大众文艺渐变为小众艺术,甚至是私人订制,身处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更要以敏锐的洞察力感受到创作环境的变化,拿出应对的本领,捕捉到一些细微的情感导向,推出品种繁多、可供多层次观众进行选择的艺术作品来。总之,戏曲作品向多元化、多层次、多向度开掘已是势在必行,毕竟戏曲观众的审美情结,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戏曲艺术的兴衰。

(本文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内课题《2014年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摘编而成,执笔:贾志刚、熊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