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根之根》系列丛书正式出版,引领少儿国学新潮流

21.06.2016  15:59

    新媒体时代的全面浸透给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纸质书籍出版发行量的急剧减少可谓是一种时代文化的消逝。但对于年纪尚幼的少儿群体而言,并不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他们接收知识的信息源大部分还是来自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经过编排的纸张书籍。市面上大多数的儿童启蒙书籍鱼龙混杂,缺乏规范的编写流程,且内容多以西方童话、寓言、识物等通识启蒙教育为主,题材的缺失和内容的单薄已成了必须承认的诟病。

    对于一个尊儒的民族而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国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圣学根之根》作为一本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经典童蒙教材,之前在台湾和香港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出版发行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此次将正式在中国大陆出版,将优质的传统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这套书的公开出版,给广大的国学爱好者和儿童带来了福音,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儿童在精神世界形成初期的意识空白,它将传统文化分为几个梯度,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给予小读者一种截然不同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体验。

    首先,从书籍内容的呈现形式来说,《圣学根之根》有别于市场上多数的少儿图书,众所周知,为了能从市场上浩如繁星的童书读物中脱颖而出,吸引儿童兴趣,不少童书在编排上都尽可能的采用缤纷的色彩及元素,而对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分散,因此,《圣学根之根》排版简洁干净,去掉了不必要的插图,为儿童营造了一种纯粹的阅读体验,竖版编排及大号字体方便指读,对于学龄儿童的识字、断句水平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传统文学书籍在出版编排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历史悠久,许多字词已不可考,因此在编撰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读音、释义上的错处。而《圣学根之根》严谨考据字字句句的使用及场景,注音标准,力图还原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学诵读方式;尽量避免了错字、别字、断句错误而导致的阅读体验下降及知识传播上的谬误。

    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传统国学教育的缺失,很多大学生自诩学贯古今,但是论及传统文化,往往停留在表层,而对儒学传统精华知之甚微。其实,在最基本的蒙学读物《三字经》中就提出过: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致四书。这就是说,任何知识体系的积累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我们的很多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儒学经典的基础奠定尚未成熟,更遑论领略其中精妙的境地,贸然接触大部头经典,不仅不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积累,反而会产生厌恶心理,因此,在幼儿阶段就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学熏陶,培养其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会为他们在之后的生活学习中接触、理解国学打下坚定基础,同时对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发展做出重要影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适龄蒙童虽然不能当下就领会所诵读的国学经典背后的意蕴,但赖于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他们会记住自己所诵读的内容,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他们能够领悟到汉语独特的魅力,当他们的知识积累逐渐提升,自然能够融会贯通,这不仅符合知识积累的一般步骤,也符合儿童的记忆力、心智成长规律,也就是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道法自然。

    在内容的选择上,《圣学根之根》也秉承了循序渐进的编选原则,全套丛书共7册,内容从最基本的《三字经》、《千字文》到《增广贤文》、《佛说十善业道经》,涵盖了儒道佛三家的入门基础知识,为幼童启蒙、领略三家文化精华夯实根本。

    随着孔子学院等传统文化符号的不断涌现,国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有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愿意主动去走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圣学根之根》想必能成为我国童蒙基础图书中为传统国学与孩子搭建桥梁的重要读物,唤醒他们对国学的兴趣。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