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危及耕地红线 0.5亿亩耕地已不适于耕种
今年,从北京的雾霾天,到兰州的自来水苯超标,引起了公众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关切和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而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土壤污染,却容易被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忽视。民以食为生,土壤污染对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影响,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
我国当前的土壤污染有多严重?由环境保护局和国土资源局主导,耗时八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对全国6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的调查中,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约合100.8万平方公里。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2011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作报告说,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其中轻微、轻、中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另外,矿区土壤污染及城市棕色地块(工业搬迁后留下的未经修复的土地——编者注)污染也都不容忽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对70个矿区1672个土壤点位进行了调查,发现超标点位达33.4%。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称,有专家在北京、深圳、重庆等城市的调查显示,最近几年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场地中有将近1/5存在较严重污染。
土壤污染因何形成?
首先是工矿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局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32.9亿吨。在中国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都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其次是农业生产活动。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指出,中国不足世界10%的耕地却耗掉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化肥。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官方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化肥的有效使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是30%左右,农膜残留率高达40%。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指出,65%的化肥都变成了污染物,留在了环境当中。
土壤污染已经对粮食产量、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正在威胁着18亿亩耕地红线。2013年全国两会一项提案提到,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国耕地面积20亿亩,这意味着超过3亿亩土地受到了污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也于2013年透露,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0.5亿亩耕地受到中度或重度中毒污染,已经不再适于农业耕种。
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调查发现,我国市场上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属镉超标。食用镉大米可能引起骨痛病,镉在肾脏中的累积可能导致肾衰竭。更可怕的是,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但要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资金是个大难题。据庄国泰推测,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需要上万亿、几十万亿的投入才行。但是,根据2011年12月15日公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规定,“十二五”期间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仅为300亿元。土壤修复的资金缺口巨大,使得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治理及修复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土壤修复工程”。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出现关于土壤修复的说法。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也在今年“两会”上承诺,今年将出台并实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国土壤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土壤污染治理要在公众信任和实际治理成效间形成有效对接。”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总工程师刘文华建议,一方面,污染严重的土壤要严格禁止农业生产并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于污染影响程度不确定或较轻的土壤,各地政府要在土壤污染状况清晰公布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污染区农作物的流向。要建立、完善覆盖国土、农业、环境等各领域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和管理体制,实施土壤污染的行政问责制度,谋求在全国范围治理土壤污染的治本之策。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