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故事:钢轨“大夫”在春天里

29.04.2016  10:43

  只剩少许的梨花下,钢轨大夫们仔细为钢轨诊断(王占军供图)

  人民网郑州4月29日电(徐驰)4月的长平古战场,花红柳绿,梨花盛开。早上6点,郑州铁路局月山工务段8名“钢轨大夫”整好行装出发了。

  8名“大夫”今天要给钢轨诊断病情,他们的武器则是超声波探测。从冬天到春天,气候转暖,昼夜温差大,正是钢轨容易出问题的时间。

  行走在空旷的铁路线上,盛开在铁路两侧的梨花,被不久前的一场春雨淋的纷纷落地,剩下黄绿色的叶子充满眼帘,到处生机勃勃。

  他们无暇欣赏眼前美丽的春天,以每小时不超过2公里的速度推着钢轨探伤仪,眼睛观察着显示屏上的波形,耳朵听着仪器发出的报警声,丝毫不敢走神。一有异常,便停下来,反复核对,生怕误诊或者漏诊,影响到火车行驶安全。

  钢轨底部超声波探测不到,他们便利用镜子反射观察,不放心的地方,就用小铁锤敲击钢轨,观察铁锤弹起状况,听敲击声音是否发闷,以此判断钢轨有没有问题。

  相比为钢轨诊病,给焊缝探伤比较麻烦。探伤前,要把钢轨底部和表面的油迹和污物清除干净,必要时还得打磨,然后仔细抹上耦合剂,让探头和焊缝紧密贴合。检查一个用时不能少于7分钟,此后还必须把钢轨表面的耦合剂擦干净。

  已经干了五年工长的田志勇说:“越干越胆小,越干越害怕,最怕半夜手机响。一有电话就意味着哪里的钢轨出问题了。”他说,每天在钢轨上跑的都是5000吨的重载货车和几千人的旅客客车,要是钢轨发生问题,后果自己都不敢想。

  “要让自己不害怕,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大夫们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田志勇说,5年来,班组的“大夫”们凭着高超的医术和责任心,没有发生一起责任漏检。

[作者:徐驰    编辑: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