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与旧图有多大变化 改坐动车最多可省26小时(图)

30.06.2014  10:25

7月1日零时起,中国铁路将再一次调整列车运行图。这是自2007年以来列车运行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为什么要如此大范围调图?新图与旧图有多大变化?调图后列车运行安全如何保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调度室。

 

时刻表越换越勤

调整列车运行图,在百姓看来,就是换了一本全新的列车时刻表。对于铁路来讲,则体现在几十张近两平方米的专业运行图中。

在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调度部副主任祝建平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十几张这样的专业运行图铺在一张大办公桌上。以时间为横轴,以地点为纵轴,几十列、上百列列车的运行区间密密麻麻标注在图上。

“这只是其中的三分之一。我们会把这一整套新的运行图输入电脑,全国各铁路局、车站根据自己管段内的情况,重新安排列车车次和人员值班。”他说。

近年来,中国铁路飞速发展,新线不断开通,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投入运营。到去年底,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突破1万公里。今年7月1日,又有大西高铁(太原—西安段)、吉衡铁路开通。

“旅客出行对于铁路的需求,特别是对高铁的需求逐渐增多。探亲流、旅游流、商务流叠加,高峰日出行量不断创新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高铁票‘一票难求’的现象,铁路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动态调整列车运行图。”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说。

翻阅全国铁路调图历史,从1993年到1997年,历经4年时间才调整一次。而从去年开始,每年开始两次全国范围的大调图。每逢春运、暑运、小长假还要增开大量临客。调图已经成为中国铁路一项常态化工作。乘客拿在手里的列车时刻表也换得越来越勤。

用速度拧干时间水分

“这次调图优化了旅客列车运行方案,提高了列车等级和速度,乘车环境得到改善,铁路运能有所提升。”祝建平说。

大西高铁太原南至西安北段初期安排动车组列车27对,西安北至太原南间最短运行时间2小时55分,比现行压缩5小时22分,极大方便了山西、陕西两省旅客出行。

首次开行了成渝地区去往上海、杭州、南京、厦门、福州、武汉等方向的动车组列车。成都至上海、杭州、福州间最短运行时间比现行分别压缩4小时57分、17小时50分和26小时14分。

“今后,来往于成渝地区至上海、杭州、南京、厦门、福州、武汉等方向的乘客将能坐上动车组列车,最长压缩时间超过26小时。”祝建平说。

“针对部分区段高铁票‘一票难求’的情况,我们增开了动车组开行数量。”祝建平介绍。

如京沪高铁最繁忙区段(天津—济南)开行动车组列车101对,京广高铁最繁忙区段(长沙—衡阳)开行动车组列车100对,杭深客专最繁忙区段(福州—厦门)开行动车组列车87对。

“调图后,客运专线运输能力安排更加适应市场需要,普遍实行日常、周末、高峰运行图。高铁客运能力日均增加7万,增长3.8%。”祝建平说。 据新华社电

■背景分析

从多年一调到一年多调 运行图见证铁路大发展

翻阅铁路调图史会发现,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铁路建设仍严重滞后。继1993年全国铁路调图后,历经4年,才于1997年重新调整。

此后,随着铁路不断提速,铁路运行图也随之调整。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350公里时速等级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通车运营,自此中国铁路进入“高铁时代”。此后每年中国都有新建高铁通车。高铁里程越来越长,动车数量也越来越多,运行图调整也越来越频繁。自有高铁后,中国铁路运行图一般一年一调,到去年开始一年两调。

截至目前,中国高铁总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2009年4月1日,铁路调整运行图后,全国铁路客运列车总数共有1551对,其中动车组列车300多对。到今年7月1日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运列车达2447对,动车组列车达到1330对。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王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