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归来再“扩版图”:与南奥塞梯签近乎合并条约(一)

20.03.2015  15:40

      普京在红场与民众高唱国歌。

      据港媒引述俄罗斯媒体报道,周三是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一周年,神隐归来的俄总统普京再度大展拳脚,剑指邻国格鲁吉亚亲俄地区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与当地领袖签署近乎全面合并的条约,订明当地军事及经济将并入俄国,并让南奥塞梯人民尽快取得俄国国籍。格鲁吉亚斥条约破坏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称是俄罗斯全面吞并格鲁吉亚的前奏。美国、欧盟及北约均强烈谴责事件,拒绝承认条约。

    普京在莫斯科与南奥塞梯领袖提比罗夫(Leoniod Tibinov)签订为期25年的条约,规定南奥塞梯军队、情报机构、执法部门等与俄方合并,俄罗斯会跟南奥塞梯建立联合防衞及安全地带,并开放边界检察站,正式令俄罗斯有名义向南奥塞梯提供保安及国防援助,包括保护其边界。

    俄罗斯又会在今年起至2017年,向南奥塞梯投资相当于8.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发展社会及经济,包括建屋及交通基建等,并于明年再向当地提供相当于1亿元的经济援助,确保条约内容落实。俄方又承诺会资助增加当地公务员薪酬和国家退休金,将其标准与俄罗斯北高加索联邦看齐。

    提比罗夫与普京会面前形容,俄罗斯是其领土安全的最佳保证,并感激普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又邀请普京9月到当地,庆祝南奥塞梯政府成立25周年。不过,今次签订条约一事其实在上周曾出现小插曲,当时提比罗夫拿着条约前往莫斯科,但却找不到普京,令条约待至周三才正式签署。

    美国欧盟北约齐谴责

    格鲁吉亚外交部谴责条约破坏该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总统马尔格韦拉什维利也形容俄方形同入侵。美国、欧盟和北约均强烈谴责条约,指其违反国际条约惯例。

    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另一亲俄地区阿布哈兹(Abkhazia),于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地位一直未获承认。直至2008年,格鲁吉亚政府攻打南奥塞梯,俄罗斯派兵协助两地对抗格鲁吉亚。此后,俄军实际控制两地,南奥塞梯有数以千计俄罗斯士兵驻守。

      【相关报道】克里米亚入俄一年改变了多少被俄改造成堡垒

    一年前的今天,在克里米亚举行的全民公投以压倒性票数支持该地区加入俄罗斯联邦。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值此一周年之际,俄罗斯电视台于15日晚播放《克里米亚:回家之路》纪录片。在早前的预告片中,普京承认在公投之前他已做出让克里米亚回归的决定。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随后表示:“我们立场很坚定——克里米亚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乌克兰的。”但随即有人表示:“基辅不知道拿克里米亚怎么办,以前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

      围绕克里米亚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是复杂的,尽管乌克兰政府不承认,联合国大会否认公投有效,到目前为止克里米亚已事实“入俄”一年。这一年克里米亚经历了什么?在西方媒体眼中,克里米亚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受到重创,物价飙升,人们生活困苦,前途暗淡。在俄罗斯媒体看来,如果再次就克里米亚地位举行全民公投,仍有多达9成的人会投赞成票。根据《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众多当地人了解到的情况看,克里米亚的现状的确是难以简单化概括。

      “克里米亚仍在清除它的乌克兰过去

      在“回归”一周年到来之际,克里米亚各地开始举行庆祝活动。14日,在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当地民众举行了游行庆祝活动。另外,俄罗斯各地的庆祝将持续一周时间,最主要的庆祝活动于18日进行,一年前的3月18日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的协议。

    不过,乌克兰《真理报》日前发布数据称,克里米亚过去一年80%的食品、淡水,85%电力等全部依赖乌克兰本土,“入俄”一年来,克里米亚的食品价格上涨了45%-180%。物价大幅上涨让这个旅游胜地受到冲击。“没有乌克兰,克里米亚将不复存在”,该报称。

    据了解,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的旅游胜地,每年大约有400万乌克兰游客,但“入俄”一年这个数字下降到40万。即使来自俄罗斯的游客增加到200万,克里米亚的旅游业仍经历艰苦一年。

    “在被俄罗斯接管一年后,克里米亚仍在清除它的乌克兰过去。”英国《卫报》称,自俄罗斯接管这个半岛后,从外表看,辛菲罗波尔郊外的一个地方法院没什么改变:同样破旧的走廊,同样的木制家具,同样的检察官和法官。唯一明显的变化是法庭里悬挂的国旗。3月12日,法官纳塔利亚·伊祖莫娃判决3名当地人40小时劳役,他们的罪行是展示乌克兰国旗。这一审判既展示了过去一年克里米亚改变了多少,也显示出,从很多方面看,克里米亚依然如故。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克里米亚也许视自己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但当地很多交通标识仍使用乌克兰文,电话仍然使用乌克兰国际区号380。但时钟已经调整时区,与莫斯科看齐。这一切在1991年曾反着做过一遍,当时乌克兰带着克里米亚脱离了苏联。

    不平凡的一年

      对于克里米亚居民来说,过去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克里米亚“入俄”后不久,乌克兰银行便纷纷停业,俄罗斯银行迟迟没有入驻,仅有的几个俄罗斯银行几乎每天门前排着长龙。退休教师塔季扬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取养老金都要跨国取。我的老朋友从莫斯科来玩,说这里物价比莫斯科还要高。”她笑着说:“看来我应该去莫斯科消费,不过我相信以后会好的。

    克里米亚的治安一直不错,“入俄”以后治安似乎变得更好了。30岁的阿尔乔姆是辛菲罗波尔的一名警察,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以前我做乌克兰警察时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受尊重,现在我感受到了。现在街道上没有酒鬼,公共场所没有人抽烟,秩序变好了。”在问到工资时,阿尔乔姆说,“入俄”以前是3000格里夫纳(按照当时汇率大约为350美元),现在是以前工资乘以3.8的系数。但新年过后,警察的工资下降了30%。“有可能是一月份的假期多了”,阿尔乔姆说。事实上,克里米亚政府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克里米亚公共部门的工资将全面下降。

    全民免费医疗政策也进入克里米亚,但医疗管理变得更严格。在辛菲罗波尔医院实习的中国留学生许博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药品管理变得非常精细严格,用了多少毫升都需要上报。而且看病的人多了,一名韩国留学生需要肺部拍片,但排队排到了下个月。”该院麻醉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