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点名来京开会8省市全部扩张投资(名单)

20.06.2014  17:26

  本文要点摘录:

  ■  此前的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汇报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  6月9日,广东省政府专门就此前出台的《广东省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实施方案》举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郑建荣称,此番由7个方面25条强有效措施组成的实施方案,将为广东今年外贸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  继去年7月底,山西出台“煤炭20条”,为全省煤炭企业减负近200亿元后,近期,山西又出台17条相关措施,其中包括取缔未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的涉煤收费项目,可为企业减负50亿元。李小鹏12日在太原调研时说,要抓重点、抓难点,把工业经济抓上去,特别要针对富士康等50户重点企业落实帮扶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多措并举稳定工业增长。

  各地近日纷纷积极部署,并采取一些针对性的举措。沿海主要考虑稳定外贸出口和转型升级的问题,而资源型省份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问题。

  在国务院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后,地方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此前的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汇报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李克强当时说,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必须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在“中南海座谈”召开后,各地近日纷纷积极部署,并采取一些针对性的举措。“沿海主要考虑稳定外贸出口和转型升级的问题,而资源型省份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问题。”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多位专家对本报表示,在外贸出口不振、内需增长幅度又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而言,加快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就成为了稳增长最有效的手段。相比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稳增长的心态更急切,刺激的幅度也会更大。

  李克强17日在英国表示,以GDP增速7.5%为代表的诸多主要经济目标能够实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广东、浙江巩固外贸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本报分析称,广东、浙江等沿海大省,一方面面临着外贸不振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这些省份都出现去杠杆的问题,实体经济“输血”不足,很多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而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又跟就业紧密相关。因此,国务院选这些省份来开会,也很有代表性。

  对于这些省份来说,如何稳定外贸、努力为实体经济输血,成为近来工作的关键。

  6月18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广州主持召开全省经济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国务院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

  会议称,当前广东省经济止跌回稳趋势开始显现,部分先行指标和支撑因素稳步向好,但外贸进出口止跌回升任务艰巨,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的压力仍然较大。

  对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广东来说,稳外贸是应有之义。6月9日,广东省政府专门就此前出台的《广东省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实施方案》举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郑建荣称,此番由7个方面25条强有效措施组成的实施方案,将为广东今年外贸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广州市民营企业商会副会长丘育华告诉本报,经济真正发展必须依靠实体经济,但目前制造业方面的产能过剩还非常严重,因此目前的一大关键是给企业和老百姓减税减负。事实上,广东上月已安排千亿资金稳增长,其中就包含为企业减负380亿元的措施。

  在另一沿海大省浙江,6月13日由省长李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贯彻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精神。李强表示,目前浙江出口形势趋好,但决不可掉以轻心。抓出口就是抓工业,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针对实体经济“输血”不足的问题,李强要求政银企要携手合作,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力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共同推动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在此背景下,杭州市政府19日印发《杭州市企业资金链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加强对企业资金链风险的研判,实行分类快速处置,阻止风险扩散蔓延。

  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对本报分析称,沿海省份的外贸出口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输血”,经济的回稳才有保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