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融资十条”是政策组合拳 凸显攻坚克难决心

27.11.2014  17:12

      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目的在于。会议提出了包括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支持持跨境融资等十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措施,较8月发布的“融资十条”内容更为具体,亦有所创新。 
  事实上,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第8次正式提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配套相关措施,显示了国务院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攻坚克难的决心。 
  内容更具实操性 
  尽管7月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来,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缓解趋势,但仍是当前的突出问题,需要持续性地落实政策。此次“新融资十条”的提出,正是继承了8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即“融资十条”)的调控理念,即以货币政策为总调度,同时疏通直接融资渠道,对重点的“三农”、 “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支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比较而言,“新融资十条”在内容上更具体、更有实操层面的指导性。 
  如会议内容第一条提出,改进合意贷款管理。所谓“合意贷款”,是指符合经济信贷政策意图的贷款,是对金融机构在一个时期内的贷款总额进行排放节奏与排放规模的安排。由此可见,合意贷款最明显的作用之一是对贷款结构的引导,使得银行贷款资金流向更需要输血的实体经济部门和产业。 
  在当前货币信贷总量宽松的情况下,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错配。地方融资平台、大型国有企业过多占用有限的信贷资源,而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不足,抬升了其融资成本。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可谓是对前期画渠引流工作的进一步巩固、改进,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以确保每一笔贷款去到该去之处。
  会议还提出,通过调动放贷主体——银行的自主积极性,合理引导资金。会议内容第四条提出,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防止信贷投放“喜大厌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费用。 
  此外,民营银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小微、“三农”金融债等一系列具体名词为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向。 
  多项政策首次提出 
  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继续面临下行的压力,实体经济基础仍不牢固的问题依然突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7.7%。此外,近两个月CPI非食品通胀率加速下滑,PPI跌幅扩大,使得未来的内需动力存在不足的风险。 
  内需不足本身影响信贷需求,再加上融资成本高,许多小微企业、“三农”企业更是不敢贷款、不敢扩产,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活跃度,影响就业。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本次会议提出多项旨在降低贷款利率的政策,这些措施不仅有所继承,更是创新。 
  会议提出,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从长期看,注册制将改变现存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大大降低上市公司门槛,更将话语权交还给投资者,更有利于优质企业获得低廉的资金,而不必单一地依赖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 
  会议首次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这意味着这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已获得政府肯定,对于企业实现快速、小额融资助力非凡。借由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活跃,将其中大量的资金通过合规、高效的形式引导至小微企业,可解近渴。 
  会议还首次提出支持跨境融资,让更多企业与全球低成本资金“牵手”。这一举措不仅能让企业在当下直接享受到低成本资金,从长期看更有助于加速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国内的资金成本。在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人民币不断“走出去”的背景下,跨境融资将有利于扩大资本项下的资金双向流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从而以开放推动改革,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受到中央高度关注,配套措施亦随之层层推进。下一步,人们期待这些具体政策“掷地有声”,通过实施主体不折不扣的落实,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企难题,从而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