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为企业松绑 要求地方公开权力清单
在当前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的态势下,下行压力与风险犹存。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来自外贸、建筑、金融、家电、农资、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企业负责人露面该会议,他们提到了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以及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李克强表示,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责无旁贷,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为企业松绑。国务院要求,接下来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实施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制度。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汪洋、马凯和国务委员杨晶、王勇出席会议。
负重前行
仍将中高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参加昨天座谈会的企业负责人包括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贺同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易军、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珠海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及搜狐CEO张朝阳等。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负重前行、迎难而进,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较大,”李克强直言,在这种情况下,各方面包括广大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过奋发努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预期向好,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都有新的进展,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增长潜力和回旋余地,“我们对经济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在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看来,如果中国经济能持续运转良好,应该能维持决策部门7.5%的愿景,甚至略高的水平。但现在看起来,因为短期需求因素转弱,以及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面临新的风险和困难,使得中国经济产生突发的增速大幅下降的风险增加。
目前的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正面临两个长期的变化,一是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换。比方把一个国家经济从贫穷状态发展到中等收入状态作为第一阶段,接下来进入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如何从中等收入阶段向发达经济体进军。
第二个长期变化在于,金融危机终止了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经济虽然复苏了,但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强劲程度,由此中国的出口部门也不可能保持那么高的增速,从而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也很有限。
简政放权 为企业“松绑”
落点到微观层面,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及市场主体,想要推动宏观经济的整体上升,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发展,正如李克强当天所言 “企业兴则经济兴”,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改革创新提升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
在李克强看来,未来想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下行压力和困难在一段时期内会持续存在,要有清醒认识和应对准备。
面对世界经济纷繁复杂、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主动转型。当前一些企业逆势增长,充分说明抓紧促改革、调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才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从政府层面来看,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责无旁贷。李克强透露,接下来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为企业松绑。各级政府都要尽快出台实施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制度,坚持放管结合,切实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让市场主体敢说话、说真话。
同时,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有效降低融资和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比较充分的竞争,保护公平竞争。向民间资本更多敞开准入大门,使企业有更多投资选择、更大发展舞台。
一名参与国资国企改革方案研讨的专家认为,单从当天参与经济形势座谈会的央企、地方国企角度出发,“我觉得通过优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可以增加一定的效益,并降低成本,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部分企业利润下滑,且经营存在困难的现状。”该专家直言,要正视部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掩盖的遗留问题,其中包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遗留下来的粗放式发展问题,以及对外担保和投资方面的问题。
此外,陈玉宇认为,不能用前几年总量货币政策,来解决现阶段的房地产投资过热、基础设施投资过热等问题,否则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把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给“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