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天,河南上市公司97位高管离职!因为啥?

18.01.2018  14:57

资料图片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古筝 唐朝金

核心提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管辞职本是正常的人才流动,但作为公众企业的上市公司,其重要人才更迭无疑备受关注,尤其是集体换血这样的剧情。岁末年初,上市公司又一次进入高管离职高峰期。2018年1月1日至10日,短短10天内,沪深两市共有131家上市公司的274位董监高(董事、监事、高管)辞职。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自2017年12月20日至记者截稿日,不足一个月时间,豫股共有22位董监高离职。再向前,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河南A股上市公司已有97位董监高离职。作为上市公司重要人才组成部分,高管辞职到底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它能为投资者传递出什么信号?公司是否面临着重大的发展预期?

380天,豫股97位董监高离职

新年到,高管走。眼下岁末年初,正值上市公司高管的离职高潮。

这不,1月12日,雏鹰农牧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助理王爱彦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申请。王爱彦先生因为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助理职务。上述辞职申请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生效,辞职后,王爱彦先生不再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亦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相比于雏鹰农牧董事长助理的离职,中原特钢之后一天发生的管理层“集体出走”,显然更具震撼性。

1月13日,中原特钢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1月11日收到董事长李宗樵、总经理王志林、董事金茂红、副总经理陈鲁平、董事蒋根豹递交的书面辞呈。一下子更换了包括董事长与总经理在内的5位高管,不亚于中原特钢对管理层的一次彻底洗牌。

其实,每到一年的这个时候,也是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最密集的时候。据相关机构统计,2018年1月1日至1月10日,10天内,沪深两市共有13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董监高辞职公告,涉及人数达274位,在274位董监高辞职的人员中,涉及高级管理人员达到165位。

而据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自2017年12月20日至记者截稿日,豫股共有22位董监高离职。除了上述的中原特钢之外,双汇发展、平高电气、*ST郑煤等几家公司均在这期间发生了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如果将时间拉回到2017年初,从那时到记者截稿日,约380天的时间内,河南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了97次人事变动。其中有5位董事长离职,7位总经理或总裁离职。此外,还有两位监事会主席、23位副总裁或副总经理、11位董秘、8位财务总监离开了原有岗位。

而在豫股中,董监高离职最为密集的公司分别是银鸽投资、中原特钢以及双汇发展,离职高管数量分别为10位、9位与8位。

大股东有大动作,中原特钢5位高管集体换血

今年1月中旬,李宗樵离开了担任9年之久的中原特钢董事长一职。和他一同离开的,还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其他4位高管。几天后,新管理层已经就位。

1月16日晚间,中原特钢发布了相关公告称,1月15日,其董事会收到控股股东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工业集团)《关于提议增加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临时提案的函》,提议将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选举董事候选人的议案》(推荐鹿盟、陈景峰、许望春三人为董事候选人)作为临时提案,提交公司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资料显示,这三名被推荐的董事候选人均具有南方工业集团的背景。

这三名高管的即将补位不禁让人想起数天前中原特钢5名高管的集体离职。就在1月13日,中原特钢公告宣布了高层的人事变动。

对于董事会出现的巨大震荡,中原特钢给出的原因仅是“工作变动”。对此,有接近中原特钢的相关人士表示,本次高管集体辞职乃是公司大股东的想法,管理层变动还是为了保障重组顺利进行。

说起重组,去年10月末,中原特钢宣布由于接到控股股东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通知,称其有重大事项涉及公司,可能涉及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发生变动且可能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变更,公司股票开市起停牌。而就在停牌两个多月之后,今年1月9日,中原特钢公告称,该重大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将转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继续停牌。

除了控股股东的大动作之外,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中原特钢高层震动似乎与其近两年的业绩也有所关联。

三季报显示,中原特钢2017年前三季度亏损了1.47亿,同比下降64.19%。而根据其之前发布的业绩预测显示,中原特钢预计2017年将亏损1.8亿元至2亿元。

其实,近年来,中原特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去年成功摘帽并不是由于出色的业绩,而是靠着将资产卖给大股东旗下的公司以及政府补贴从而脱困。而眼下,面临着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高洁净钢项目未完全达到预期,产品成本上升毛利下降的困局,新的团队或许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企业脱困。

跳槽、任性、受处罚,高管个人原因离职的背后

中原特钢的高管离职是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这也成为目前豫企高管离职的第一大主因。

去年8月,同力水泥发布了《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要以水泥制造业务相关资产与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的高速公路资产进行等值置换,置换差额部分由同力水泥以现金方式向河南投资集团予以支付。

据了解,此次资产置换置出资产包括同力水泥持有的9家子公司股权以及同力水泥持有的“同力”系列商标权。而置入资产为河南投资集团持有的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许平南)100%股权,这也就意味着同力水泥的主营方向从水泥变为高速公路。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去年9月末,同力水泥的陈立新、才世杰辞去上市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继续担任相关置出公司总经理职务的原因了。

然而据记者统计,除了国有控股企业经常出现的“工作变动”原因之外,个人原因成为高管离职的第二大“借口”,自去年1月份以来,已有33位豫股高管因此离职。

中原证券的原总裁周小全、好想你的原总经理陈果以及易成新能的原总裁左涛均因此理由离职,而清水源的原董秘朱晓军因个人原因离职则颇具话题性。

去年7月中旬,清水源宣布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朱晓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的职务,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而就在去年6月2日,朱晓军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清水源股份5万股,减持金额92.2万元,但未在减持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

由于中国证监会于去年5月27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7]9号),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上述文件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备案并予以公告。

所以,对于朱晓军的减持,深交所下发监管函。虽然此后,清水源表示,上述交易系朱晓军因个人原因正在休假,未能及时充分解读相关规定,加之当时急需资金,导致违反上述规定。也做出了对其进行严厉批评教育,责令学习新规的处罚举动。而朱晓军也在当时做出了此后6个月内不减持的承诺。

尽管如此,仅仅一个月后,在清水源工作6年之久的朱晓军还是因为“个人原因”离职了。

宫心计频频上演,东方银星董事会遭遇大洗牌

2017年4月,随着闽商中庚地产的火速杀入,自2013年以来,围绕东方银星控制权的“厮杀”终于告一段落。其间的举牌、增持、反对票、结一致行动人、诉讼、刑侦等桥段,也随之走进历史。

资料显示,东方银星原为河南冰熊保鲜设备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上市,为国有控股企业。2003年,重庆民企银星集团入主ST冰熊,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李大明,此后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主业由冰柜转向房地产,2007年,ST冰熊更名东方银星。

2013年5月至8月,豫商集团以争夺控制权的姿态接连举牌东方银星,短短三个月时间,持股量已占东方银星总股本的20%。其间,豫商集团投资总部总经理乐梅洲曾直言不讳地对媒体表示,豫商集团的增持就是为了争夺话语权,硝烟味十足。

面对来势汹汹的豫商集团,银星集团采取迅速增持和结成一致行动人的手段牢牢守住股权优势。此后双方展开拉锯战,数轮增持使得2014年成为双方“战况”最为胶着的一年,持股比例一度均达到29.9999%,直逼30%要约红线。由于内部纷争,东方银星多次筹划重组也均无功而返。

此后的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8月,晋中东鑫受让银星集团所持有的东方银星20.93%股份,标志着银星集团以退出的方式结束了与豫商集团间的纷争。但围绕东方银星控制权的争夺却并未随之落下帷幕,晋中东鑫代替银星集团延续了此前的戏码,通过数次增持将对东方银星的持股比例提至32%,从而成为东方银星第一大股东。尽管如此,第二大股东豫商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仍以巨大的话语权左右着公司的内部治理,并在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否决了东方银星关于修改《公司章程》议案的通过。

此后,晋中东鑫与豫商集团互有攻守,但战局始终不能拨云见日。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7年初。

2017年1月9日晚间,东方银星股东晋中东鑫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票30720000股转让给招商丝路新能源子公司招新能源。本次双方协商确定的标的股份转让价格为71.61元/股,股份转让价款合计为人民币22亿元。本次转让完成后,招新能源将持有东方银星24%的股权;晋中东鑫持有公司的总股本则缩减至8%。

随后,在2017年3月~4月期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一家名为“中庚地产”的神秘房企以凌厉的风格先是斥巨资以高溢价收购大股东29.98%的股权,后在二级市场高价、快速举牌增持东方银星并达到30%的要约收购线。

4月中旬,中庚地产实际控制人梁衍锋成为东方银星董事长及法人代表。随后,东方银星原董事会当中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在内的6人悉数辞职,而这也意味着东方银星原股东旷日持久的股权大战终于落幕。

一朝天子一朝臣,“飞走”了银鸽也飞走了高管

在2017年的河南上市公司离职高管里,离职人数达到10人的银鸽投资不得不说其是豫股的一个特例。

2016年11月11日,银鸽投资公告称,公司接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以下简称河南能源)发来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鳌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漯河银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附条件生效的股权转让协议》和河南能源编制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根据协议,鳌迎投资获转银鸽实业100%股权。

而随着新的控制人闪亮登场,银鸽投资的董事会也在2017年几乎被换了个遍。其中,高管离职在2017年4月27日达到高潮,在当天,包括银鸽投资原董事长贾粮钢及副董事长、财务总监等6人在内悉数离职。

需要说明的是,在银鸽投资2017年离职的10位高管里,董事会秘书和财务总监分别经历两任。

其中,银鸽投资原财务总监4月底上任9月下旬即公告离职,任期只有短短5个月。而原董秘钟达飞从上任到离职亦不超过半年。

实际上,银鸽投资的管理层悉数换届与鳌迎投资的入主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银鸽投资的原管理层旧部在2017年5月和6月再次离职,鳌迎投资全面接手银鸽投资。

业绩、业绩、业绩,高管要牢记

在2017年的年终岁尾,双汇发展频繁的高管变动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特别是在双汇发展业绩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更是引发了媒体的热炒。

1月9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将聘任宁洪伟为公司副总裁。根据宁洪伟的简历,在担任副总裁之前,宁洪伟的职务是双汇发展生鲜品事业部销售副总经理。而在半个月之前,已经担任双汇发展总经理两年零三个月的游牧刚刚卸任,继任者马相杰曾共同就职于生鲜品事业部。

公开资料显示,马相杰出生于1972年,曾任双汇集团技术中心高低温产品研发与工艺管理技术员。2011年,受“瘦肉精”事件重创,双汇鲜冻品营业收入只占双汇当年总营收的39.51%,远少于肉制品。2012年,马相杰“临危受命”成为双汇生鲜品事业部总经理。

在马相杰任职期间,生鲜品事业部营业收入在2016年已占到总营业收入的61.2%,这一数据比2011年的39.51%大幅增长,可以说双汇发展的主营业务构成实现了大逆转。

而生鲜品事业部近年来成功地经营拓展和地位上升,被外界认为是马相杰担任双汇发展总裁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从2017年2月到2017年10月双汇发展已经有三位副总裁更换职位,其中副总裁宋保国和刘清德的离职均属“个人原因”,而其去向则均为“另有安排”。

对于此次高管变动之所以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双汇发展2017年以来业绩双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双汇发展2017年三季报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73.39亿元,同比下降2.67%;净利润31.51亿元,同比下降3.85%。对于业绩双降,双汇发展方面并未解释原因。

对于主要业务为肉制品和屠宰两大块的双汇发展来说,通过两项主营业务的比较,或许更能揭示出马相杰走上前台的背后原因。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