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四)

27.07.2018  13:46

(一)

      7月25日至26日,我校青马工程培训班“青少年特长校外指导教育”实践团在白山市江源区孙家堡子街道和砟子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5日,在白山市江源区团区委的支持下,实践团队深入盛丰社区、新世社区、协力村、民强社区、江南社区,以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生活条件、心理状态、素质教育及安全保障5个方面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该团队发现江源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安全意识薄弱等系列问题,并了解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较内向,缺乏与家长沟通交流。
      26日,该团队来到砟子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为调动留守儿童的积极性,活跃现场氛围,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团队成员与留守儿童进行了“击鼓传花”“你最有才”等课前破冰热身活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随后,队员张田以英文歌曲《Jingle,Bells》开场,吸引了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关注。队员们通过简单的带读、通唱方式,一步步地指导孩子们正确地发音掌握歌曲旋律。队长针对“思维,益智”开展主题教育。“开开眼,动动脑,算算术”活动中的“死海不死”“火山喷发的奥秘”等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实验,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表现欲,整个课堂有声有色。队员李明霞带着孩子们齐声高唱歌曲《青春修炼手册》,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据悉,该团队下一步将通过基础学科、应急知识、心理健康、医疗帮扶、科技展示、科学实验6个方面,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学习、课外活动、生活必备技能等系统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

      近日,工商学院“聚变四十载,展望新时代”社会实践团队赴河南云鹤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考察团在生产部后勤主任段凤凯的陪同下参观了操作间与厂区设施。双方在公司会议室亲切座谈,公司综合部经理、计划部经理、财务部会计等参加座谈会。队员们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生产研发、食品安全、交通物流、产品创新、品牌创建等情况。段凤凯表示,改革开放以来,该公司进行生产线更新换代,自动化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生产线上的员工由原来400人降低到现在的200人,但产量翻了几倍,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增加了收入。公司综合部经理指出,改革开放加快了该公司走出去的步伐;改革开放前,由于交通、物流限制,公司销售市场局限于河南境内,但随着冷藏技术的发展和交通物流业的进步,公司不仅走出河南,而且走出国门,打入了国际市场。随后,实践队员就该企业经营理念、生产管理模式、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发展规划、产品研发、职工福利、社会公益、新媒体应运、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期间,该院党委副书记尚敏、团委书记卢宏亮慰问了该实践团,并在该公司建立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此次实地调研,使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并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扶持和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他们将结合自身专业所学进行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企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工商学院 蔡蓓蕾 朱梦霆)

(三)

      为减少社会资源浪费,7月17日至19日,财经学院“益善益美”实践团携手“追梦”公益组织开展了为期3天的投放环保爱心箱活动。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分组行动,走访调研了焦作市484个小区,并从中挑选出环保爱心箱的投放小区。随后,他们对选定的小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小区规模、内部布局,初步确定了环保爱心箱的投放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实践团与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志愿者们认真详细地向社区负责人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真诚地表达了想为公益出一份力的意愿。在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后,实践队员们充分发挥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次次走访,一次次商谈,只为投放更多的环保爱心箱,回收更多的旧衣物,送给更多需要的人。截止到7月19日下午,支愿者们总共投放了近400个环保爱心箱。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但使市民家中的旧衣物和废电池得以循环利用,传播了公益事业,彰显了社会正能量,而且提升了队员们的公益意识,增强了队员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队员们表示,公益无小事,人人都可参与其中,他们将继续为贫困群体献出自己的爱心,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财经学院 林筱黎 刘蒙)

(四)

      为切实服务群众,锻炼实践队员们的维修能力,近日,电气学院“电器开发部义务维修”实践团到永兴屯村、大张北村为村民义务维修电器。
      维修开始前,实践团以广播、微信等多种渠道宣传了维修活动,吸引了不少村民将家中坏掉的电器设备拿来村委会进行维修。维修期间,村民需提前预约电器,登记相关信息,以便实践团队联系。实践过程中,村民送来的电器有小冰箱、电风扇、吹风机、电子秤、电饭锅、饮水机、电磁炉、音响等各种家用电器。这些电器存在线路老化、电机损坏、线路短接、电容爆裂、电路松动等问题。由于部分村民的家用电器不能移动,队员们还亲自上门到村民家中进行义务维修。为高效完成维修工作,队员们采取中午轮班制休息,实践团队员们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合理分工,最终攻克各种维修问题,为多位村民修好了电器,得到了村民的感谢和村支书的赞扬。
      本次维修活动,不但让实践团队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服务了村民,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实战动手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维修经验,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电气学院 侯俊芳)

(五)

      为使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感受化学的魅力, 7月19日,化工学院“化科为实,学技以践”服务团来到焦作市科技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化学实验。
      队员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实验仪器与药品,提前来到科技馆熟悉场地并做好相关安全防范工作。实验开始前,实践队长韩明君简要介绍了本次实验的意义及内容,并特意叮嘱小朋友不要随意模仿实验,以免发生意外。在实验环节,实验人员以规范的操作进行了“大象牙膏”实验。碘化钾、双氧水混合泡泡液后能明显地看到淡黄色泡沫似牙膏状物从烧杯中挤出来。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一时间场面沸腾。接下来的“连通器”实验、“法老之蛇”实验获得了在场观众的喝彩。神奇的变色实验中,伴着实验者均匀地摇动锥形瓶,瓶内的液体由浅变深再变浅,如此反复循环变色,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在场的小朋友纷纷举手报名,尝试体验操作。实验之余,队员们还为小朋友及家长们普及了生活中基本的化学知识。
      此次实验以趣味性为主,不但让参与观看的儿童、青少年了解了身边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了儿童和青少年对化学的兴趣,拉近了化学与老百姓生活的距离,而且使队员们将课堂、实验室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增强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化工学院 周晓玲 曹晓静)

(六)

      7月18日,建艺学院“寻找身边的工匠精神”调研团来到河南省汝瓷之都——汝州市,就玉松汝瓷和宋官汝瓷进行调研学习。
      寻匠团对汝州玉松汝瓷进行了调研。汝瓷胎体多为单色,莹润的釉面,浑厚而古拙,历久弥新;收敛、温厚、宁静、含蓄的特点,通过颜色表现出来。随后,实践团还了解了汝瓷"冰裂纹”,瓷器上的开片如冰块般晶莹透亮,层层开裂状变化万千。逢汝瓷出窑,清脆入耳的釉裂声不断传来,开片的这种美,称为“缺陷美”,体现了追求自然的匠意精神。随后采访中,实践团了解到古瓷厂由玉松汝瓷传承人孟玉松创建,后传于李晓涓。自创建以来该古瓷厂一直严苛品牌标准、细化产业流程、建构文化价值;后经李晓涓对玉松汝瓷品牌精益求精的工艺要求和独特的价值追求理念的升级改造,更使汝瓷行业蓬勃发展。
      此次调研中,队员们被“工匠”精神所触动。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推陈出新,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敬业、精益、专注与创新的理念,这也激励着队员们要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建艺学院 李辉 )

(七)

      为探寻陈家沟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7月18日,外国语学院“乡英教育”调研队在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进行相关调研活动。
      在前期的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陈家沟村的武馆招生对象多为村里的小学生。实践团与各武馆的负责人协商,就当地小学生英语教育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期间,孩子们争相回答问题,并认真填写了调查问卷。随后,队员们采访了部分家长和老师,了解近年来村里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变化。陈家沟村担负着传承发扬陈氏太极拳文化的重任,对英语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村里已开办外国语学校来提高英语基础教育的质量。
      本次调研活动,队员们不仅了解了该村英语教育发展现状,也感受到了英语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为乡村英语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外国语学院 吴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