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区公厕少的姐穿尿不湿上班 拟新建两百座

27.08.2014  14:18
  商丘公厕少绅士都憋急了

宋桢是西安一家公司的销售总监,前段日子来商丘谈工作。回到西安后,他给朋友讲述了他在商丘经历的一次尴尬之举。

有一天,谈完工作,吃厌了大饭店的宋桢提议去练地摊,尝尝本地的特色味道。于是,他们几个人来到了香君路一家街边地摊,几瓶啤酒下肚,宋桢有些“内急”,但找了半天未果,宋桢被憋得直跺脚。同行者告诉他这片没厕所。无奈,宋桢只好在稍微隐蔽点的绿化带内解决。为避免再次尴尬,宋桢此后不愿喝酒。回酒店的路上,宋桢发现路边行道树多被男人们占领,随处可见的尿渍发出难闻的气味。

为什么大家都在路边方便,你们商丘没有公厕吗?”宋桢好奇地问一名商丘同伴。“有,但是有点少。”同伴不好意思地回复道。

其实,商丘公厕问题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很多人也曾通过各种形式发出“增加城市公厕数量”的呐喊。

记者在商丘论坛搜索“商丘公厕”,相关内容的帖子就有3300多个。《商丘厕所之说……》、《小厕所,大问题——巡访商丘市区的“免费公厕”》、《商丘再怎么发展也得建点免费公厕吧》等帖子被网友密切关注。网友呼吁增加商丘城市公厕,对随意在街上“方便”的行为予以谴责。

就免费公厕问题,商丘市政协委员蒋传林、李铁山也曾在新乡市两会期间分别拿出《建议免费开放我城市公厕,让市民生活更方便、市容更整洁》、《应在市区公共绿地增设移动式公厕》的提案。《敢问“厕”在何方——商丘城市“免费公厕”调查》等大篇幅的媒体报道也是层出不穷,但商丘公厕状况仍让人寒心不已。

10公里长的神火大道

仅有5个公厕能用

神火大道,是商丘市的主干道,更是体现该市良好形象的“脸面”。那么,10公里长的神火大道上到底分布有多少公厕呢?8月22日,记者从火车北站出发,沿神火大道一路向南到华商大道。

☆商丘火车站附近3个公厕正常使用2个“歇业

商丘火车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承载了外地人对商丘的第一印象,目前商丘火车站广场建有3个免费公厕。火车站广场西北角公厕摘掉“收费1元”的牌子,现在完全免费,卫生情况良好。在入口处还设置了一个“免费公共厕所”指示牌。

火车站广场东西各有一个“环保公厕”,西侧的公厕使用正常,东侧公厕的门上则贴了“公厕损坏,暂停使用”。东侧公厕的管理员称由于该处下水道老化,厕所内经常发生堵塞,正等待着维修。

火车站广场向北走100米处,还有一个环保公厕。这个破旧不堪的公厕厕门锁闭,臭味令人呕吐,邻近的食品街商贩苦不堪言。据商贩介绍,这个公厕在此已有多年,原为收费性厕所,一年前,管理者“抛弃”它走了,至今也无人管理。“憋急了才会去招待所那个厕所,那脏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商户们抱怨,每次去完这个厕所,就会恶心得半天缓不过来。

☆大商新玛特对面环保公厕管理间被当成“小卖部

商丘市步行街是个人流聚集地,每周来此逛街购物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步行街附近的厕所并不多见。更令人无语的是,步行街一个出入口附近的环保公厕竟被私人占领,管理间被当成了“小卖部”。

☆神火大道和八一路交叉口公厕藏得太严实不易寻找

在天宇商厦西侧,是一个被建筑物和绿色植被覆盖着的免费公厕。公厕虽然不大,但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唯一的缺点就是藏得太严实,不容易被找到。

☆京港绿地每天“接待”一千余人

京港绿地这个公厕是2005年8月份,由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捐建,至今保存完好。可别小看这个公厕,它每天接待的如厕人员可是在一千人以上。广场舞大妈们、散步的市民、练地摊的客人……人人都喜欢它,也离不开它。素净的环境,整洁的厕位,管理间的墙上常常挂着一面流动小红旗,这是对它和管理员的嘉奖。

神火大道一路上,记者共发现免费公厕8个,其中2个不能使用,6个能使用的公厕也均分布在火车站到文化路之间。文化路以南到华商大道近7公里的路段,记者并未发现公厕的踪影。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归德路、长江路等人流量较多的路段,公厕的数量均不尽如人意。

的姐平时也会穿上尿不湿

不管白天黑夜,大街上“方便”的人并不在少数。商丘公厕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丘城市的文明程度造成了一定影响。绿化带、街角,随处可见的尿迹,似乎在提醒着有关单位和市民,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来商丘的外地人坐车时,常会问我沿路有没有公厕?有时拉他跑到目的地也没找到一个公厕。”的姐王霞无奈地说,就连她自己平时也会穿上尿不湿,以防跑得远找不到厕所。“把我们家属院过道当厕所用,现在的人怎么这么没素质?”商丘市文化路与金银路体委家属院的住户气愤不已。

夏天来临后,体委家属院门口便摆满了地摊。附近没有公厕,食客则把小区的过道当成了厕所,解决“内急”,致使家属院内常常散发出尿骚味,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现在每天加班回来,都得打电话让家人下来接。”住户王女士回忆,喝过酒的男人常常跑到家属院过道“方便”,有一次她下班回家,就看到一个醉醺醺的男人踉踉跄跄地从家属院走出,吓得她赶紧跑到大街上。从此,每天加班回家,她都要打电话让丈夫下楼接,确定过道没人后,才敢进去。

后来,住户们筹资修好了铁门,并安装了路灯,但还是挡不住一部分人的进入。为了家属院的环境卫生和住户的居住质量,退休在家的住户们则承担起了门卫的职责,每天轮岗赶走想要进院方便的“入侵者”。

不是我们没素质,实在是无奈之举啊。”面对指责,一些“不文明人”满心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