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金种子”带来“金效应”

16.06.2016  09:02

      三夏时节,机身穿梭,机声欢叫。唐河县古城乡种粮大户海国勇种植的“西农979”“濮麦9号”等良种小麦正在收割。“因为品种选用得当,一斤要比普通小麦多卖一毛多钱,单凭这些就能多赚不少钱呢!”海国勇骄傲地说。

      小麦金种子,今年分外香。唐河各合作社种植的良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对比优势突出:在产量上,普通小麦亩产800斤左右,良种小麦亩产1100~1300斤;在价格上,良种小麦回收价格每斤要比市场价高出一两毛钱。合作社和种子公司签订有订单合同,由种子公司统一提供优质麦种,并派技术人员负责田间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精细化耕作,农民既省心又增收,销售还不发愁。

      作为“中原粮仓”核心产区的唐河县,近几年来把良种推广作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提高小麦集中供种率和整体化水平为中心,以优质化、专用化、市场化为导向,以试验、示范、推广为手段,采取科技服务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健全了小麦良种产业化长效机制,确保了全县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根据对我县气候条件、土壤成分、墒情的分析,县农业局种子技术服务站对多个小麦品种进行试种,因地制宜,筛选出了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西农979、新麦21、兰考198等一批新型高产优良品种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郑麦9023,通过多年的跟踪种植,已完全适应唐河的气候特点,耐旱耐涝、产量稳定、增产较高、品质上乘,被选为当家品种。”唐河县农业局局长李万忠告诉记者。

      品种换代,效益可观。一系列优良品种的引进,在粮农中产生了联动效应。唐河县小麦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70万亩增加到210多万亩,产量也由最初的10亿多斤攀升至20亿斤以上,农民彻底抛弃了退化严重的自留种和表现平平的普通种子。更为重要的是,品种带来的巨大效益,让粮农们粮种要“良”的观念根深蒂固,全县的小麦良种覆盖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100%,制种小麦种植面积达10万亩,稳产、高产、抗病品种占据主导地位,使小麦卖相好、市场俏、效益增。

      小麦良种化,迎来粮满仓。目前,唐河县210万亩小麦在严峻考验下,顺利实现“十四连增”,全国产粮名县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金种子拉长产业链。优质良好的小麦种子使唐河围绕小麦深加工的产业链转动起来。恒昌面粉、贤德面粉等87家小麦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250万吨,年加工能力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初步形成了面粉、食品、精选包装和饲料四大加工体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生产附加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现了规模优势向品质优势、生产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