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崛起

27.03.2017  16:05

      眼下,正值万木复苏、繁花初绽的早春时节,唐河县中心城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十里画廊早已是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国家湿地公园十里生态画廊,是唐河塑造城市“绿魂雅韵”的点睛之笔。

      2016年,唐河城区完成了2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城市绿化面积已达1175.97公顷,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成为省级园林县城。

      不仅仅是中心城区,唐河城乡“绿色廊道”“绿色屏障”“绿色板块”建设同样有可喜的“成绩单”:全县新增造林面积6.4万亩,总面积达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呈现“跳跃式”提升。

      “我们把打造生态上的绿水青山和打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一起考量,通过‘绿’中淘金、‘绿’中尚美、‘绿’中求变,实现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加速由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向生态大县的升华。”3月24日,唐河县委书记李德成对记者说。

      “绿”中求变,必须转变理念和思路。唐河抢抓纳入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机遇,确立了“中部现代农业示范区、革命老区绿色发展先行区、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全新定位,倾力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绿色”开始成为县域发展的“主基调”。

      构筑全域化的生态绿色大屏障。全县严控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启动了城市千亩森林公园、万亩生态湿地等20多个城市生态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水源地保护、湿地涵养等城乡“醉美生态”呵护工程;东南部浅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沿河生态廊道建设等造林7.2万亩的编制规划正式实施;强化水、气、土综合治理,力争5年内创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唐河“外在绿”和“内在绿”兼顾,以“集约高效、绿色安全、永久持续”为方向,大力发展城市景观型、体验参与型、特色精品型等生态有机农业,目前已发展福田万亩荷花基地、九色莲园莲文化观赏基地等300多个生态农业体验区,建成3万亩国家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高标准永久性有机粮食创建示范方16.3万亩,形成了60万亩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与农业之“绿”相呼应的,是新能源产业的工业之“绿”。前不久,继天润和华润光电顺利投产运营后,投资10亿元的曜恒光伏发电正式开工建设。5年内,该县将新增风力发电、光伏发电1100MW,形成百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