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实行许可制度管理?
(记者拓玲)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较高,为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昨日,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对《陕西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举行立法听证,20名来自各相关行业的听证陈述人针对上述问题各抒己见,献言献策。
是否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实行许可制度管理,对食品摊贩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划定区域,时间相对固定进行管理?在设区城区中小学校、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县市城区中小学校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得划定食品经营区域,是否符合实际?昨日的听证会重点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听证。20位陈述人分别为小吃城经营者、律师、消费者、小餐饮经营者、中小学学生家长代表,还有城管、工商、食药监部门代表及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提案人代表。
焦点一:是否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实行许可制度管理,对食品摊贩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一方:对食品摊贩实行登记备案管理便于监管
一方:管理小作坊小餐饮应疏堵结合
工商部门代表陆斌,很赞成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实行许可及备案管理。陆斌表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经营与群众的健康密切相关,尽管规模小,条件有限,但是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所以应该实行特别的许可条件。对其实行备案制,也有利于加强对其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促进培养良好的从业习惯,从根本上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来自汉中的食品摊贩代表黄亮也表示,这种做法很好。汉中已要求食品摊贩要登记备案,从目前实施情况看,摊贩们都积极配合,大家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因为身份合法了。作为学生家长的何胜也希望尽快予以立法加强管理,他认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实行许可制度管理,对食品摊贩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管理是可行的,但最关键的是加强管理。
来自乡镇食药监所的代表刘勇刚则认为通过登记备案管理,可降低准入门槛,使食品摊贩合理合法存在,并接受正常的市场监管。“只有通过严格的许可、备案制度才能全面掌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具体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监管、降低食品风险奠定基础。”新城区食品药监局副局长李春晓说。
听证会上同样存在着相左意见。“食品摊贩流动性极强,登记备案制度管理可能不太现实。”教师代表杜静芳开门见山地说。她表示,食品摊贩无固定地点,流动性强,摆摊设点多为执法部门下班后的时间,管理难度大。“管理这类摊贩应堵疏结合,最好让其进入市场经营。”杜静芳说。莲湖区城管执法局指挥中心主任程海鹏也建议,应设立便民食品市场、便民夜市、便民餐饮服务区,将食品摊贩集中引入市场统一管理,设立准入和准出标准,严格管理。
焦点二:在设区城区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县市城区中小学校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得划定食品经营区域,是否符合实际?
一方:利于营造安全有序学习环境
一方:建议放心早餐进校园
关于在设区城区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县市城区中小学校周边100米范围内,是否不得划定食品经营区域,听证陈述人也各有不同看法。陕师大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李建科表示,学校周边流动摊贩存在着食品安全、疾病防控、卫生防疫等多方面隐患,同时流动摊贩的叫卖吵闹也会影响安静的教学环境。另外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辨识能力比较弱,学生们喜欢油炸类、烧烤类食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所以学校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得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符合实际情况,支持这一观点。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杜静芳表示,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支持在校园周边设定禁区,严管食品摊贩。消费者代表王亚洲认为,校园周边摊贩经营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要满足相应的配套措施。食品摊贩代表何先勇也表示,在中小学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得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杜绝劣质食品,也消除了占道经营等问题。
听证陈述人黄亮则认为,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不规划食品摊贩经营区域不太符合实际。在科学规划、严格要求、规范经营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一部分。何胜认为,在中小学周边一定区域内不得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政府应该加大校园民生工程投入,让放心早餐进校园。律师代表安晓生发言时表示,在中小学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得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但存在上位法依据不足的争议,同时也存在城市管理和食品摊贩之间的矛盾。
据悉,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将根据听证会发言情况对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认真研究修改,并对听证情况形成听证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供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