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煦国际】臻品鉴赏- 咸丰重宝当十/咸丰重宝当五十/山鬼花钱

16.07.2019  12:43

【涵煦国际】臻品鉴赏-

咸丰重宝当十/咸丰重宝当五十/山鬼花钱

 

咸丰重宝当十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展迅猛,并在江苏南京建都,此刻清政府赖以铸钱之用的滇铜,因路途阻断而无法运进北京。一方面是打压起义急需许多的军饷开支,一方面是铸钱的原材料告缺,给清政府造成了严峻的财务困难,最终迫使清政府自咸丰三年开端发行纸币和改铸大钱来补偿财务亏空。咸丰朝宝泉局所铸钱有“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等五种面值。

        一方面是打压起义急需许多的军饷开支,一方面是铸钱的原材料告缺,给清政府造成了严峻的财务困难,最终迫使清政府自咸丰三年开端发行纸币和改铸大钱来补偿财务亏空。咸丰朝宝泉局所铸钱有“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等五种面值。在诸多咸丰大钱之中,应当推举咸丰重宝当十钱币为最。铸期最长、数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广,无一不在咸丰大钱中占据首位。

        在诸多咸丰大钱之中,应当推举咸丰重宝当十钱币为最。铸期最长、数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广,无一不在咸丰大钱中占据首位。自咸丰三年起,宝泉、源、直、蓟、济、德、陕、巩、福、苏、浙、河、武、宝昌、云、川、桂、黔迪、伊、、叶儿羌、库车等钱局均先后铸造咸丰当十大钱,并投入市场与小平钱同时流通。除了宝安钱局仅见部分样钱外,其它各个钱局均有大量不同版别,不同形式,甚至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当十计值重宝。

 

直径:36.1mm;重量:17.6g

        这是征集到的一枚稀世珍宝古钱珍品“咸丰重宝当十”,藏品直径:36.1mm;重量:17.6g。此藏品虽然经历了无情岁月的洗礼,但是如今保存依然极为完好。古钱珍品“咸丰重宝当十”之所以名气大是由于他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这玫钱币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但是,铸造量不多,所以存世极罕,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咸丰重宝当十”一直被收藏家们视作无价之宝。地域性政权发行货币的时间也相当短,加上流通地域狭小,所铸货币价值不菲。另外,由于改行纸钞,铜币发行量较少,故价格也较高。


咸丰重宝当五十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此时民怨沸腾,清政府财政拮据,国库亏空.在钱币铸造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继铸造“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等种类繁多的钱币.咸丰元年首铸“咸丰通宝”制钱。由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生,和鸦片战争的爆发.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很多省的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铸状态,即使开铸,也是偷工减料 。因而造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品少 ,而粗制滥造的多,大都质劣而轻小,或以铁钱、铅钱代替铜钱。咸丰元年时,规定钱重一钱二分,到咸丰二年,变为一钱,但各铸行所铸造的制钱大多轻于规定重量。“咸丰通宝”面文大多书写楷书,背文满文局名有:宝源、宝泉、宝河、宝德、宝东、宝伊、宝济、宝晋、宝陕、宝巩、宝苏、宝浙、宝昌、宝福、宝台、宝武、宝南、宝广、宝桂、宝川、宝云 阿克苏、宝黔等二十四个钱局。其中宝台、宝德、宝广、阿克苏等局数量极少。

直径:51.7mm;重量:44.6g

 

          此清代咸丰重宝为当五十版本,形制规整,大小合适,包浆老到,锈色自然,岁月流痕鲜明,流通使用痕迹明显,历史过渡性自然,为钱币珍品。正面为汉文“咸丰重宝”四字,直读;背面上下穿汉文“当五十”,左右穿满文宝局名。
         
      此“咸丰重宝当五十”,  藏品直径:51.7mm;重量:44.6g。藏品虽已饱经百年历史的风霜洗礼,币面却无太大的磨损,品相很好,十分精致,是当五十钱币里的精品。

 

山鬼花钱
 

      山鬼,即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到正神之列,所以也被称为山鬼。自古以来,山鬼都是以正义、高大的形象存在,以山鬼纹饰、铭文的各种器物也多被人们赋予护佑和辟邪的作用,其中的山鬼花钱,以其小巧轻便、易于佩戴的特点,成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配饰。

        山鬼花钱,始铸于元末明初,清代铸行极盛,民间行用甚广。是清代道士用来施法以降妖震鬼驱邪的载体,也可叫法器。经道士开光后,百姓请回挂于家中镇宅或随身携带保平安。在清代山鬼花钱是流传最广的时期,很多人都将其佩戴在帽子、腰带上,一来其美观的形象可以作为一种饰品,二来也可以满足驱鬼辟邪的心理。除此之外,山鬼花钱也多被用在屋角、影壁之类的地方,作为镇宅之物,而带有八卦图案的山鬼花钱,更是其中的上品!

      “山鬼,雷霆杀鬼降魔斩妖辟邪永保神符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 地 ,驱雷奔云 ,队仗千万 ,统领神兵 ,开旗急召,不得稽停 。 急急如律令 ”我国道教源于汉代,“律令”是周穆王时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的特长就是跑得飞快,死后,此人变成雷神。传说古代西北一种神兽,形状如马,跑的特快,就是律令这个人变得。“急急如律令”意思就是希望太上老君解救人们的苦难时的速度,来的如律令那样快。或中间竖书二十七字咒语“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左右为四字符文,又作“仙篆”。符文释为“雷令杀鬼”,左为“雷令”,右为“杀鬼”,“杀鬼”二字释为“山鬼”。

直径:42.9mm;重量:23.4g

 

      山鬼纹饰花钱的背面,是楷体阳文八卦纹饰和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楷书阳文,八个阳文字就是八卦方位。八卦纹饰,最早见于《易经》,阴阳五行是《易经》的中心学说。《易经》的思想,象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心中流淌;像一首动人的歌,代代在炎黄子孙口中传唱。几千年了,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还都是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中传承发展。“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做的事情不敢有违这些规律,还是沿着这些道理在延伸发展。一枚山鬼纹饰花钱,朴素的纹饰,简洁的文字,显示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深邃底蕴,当你越懂这些道理时,就会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越会激发自己研讨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