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一言一行总关情——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危重症学科主任张国俊(图)
17年前,非典肆虐全国,在病情最危机的时刻,他没有退缩,怀着对社会,对病人高度的责任感,第一个报名进入非典病房;11年前,在抗击甲流的战役当中,他作为河南省卫生厅防治甲流专家组成员,足迹遍布省内各个地级市,为控制和战胜甲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7年后,他再次站到了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最前线,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他,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危重症学科主任张国俊。
“我申请去信阳,守好河南的南大门!”
河南信阳与湖北接壤,人员来往密切,疫情形势更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共产党员,有33年党龄,我申请去信阳,守好河南的南大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派出省级专家前往全省17个地市支援基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时,张国俊主动向组织立下了“军令状”。
这次,疫情的发展似乎快于他的脚步,信阳的疫情比他预判的还要严重,不仅每日确诊病例居全省首位,而且危重症患者最多,救治难度极大。
在信阳市光山县,他发现该县发病人数居信阳市第一位,但是诊断阳性率却仅为20%,他立即着手收集信息,开展调研,综合研判后拿出了针对性建议:加强培训,取咽试子的方法要改进,取深度样本;取标本的人员要固定,规范操作;标本送检的时效性要加强;对高度疑似的患者,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调整后,诊断阳性率提高到了48%。其中在信阳圣德医院,面对一位有流行病学史、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患者,他果断建议:先隔离,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这名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此外,在定点救治医院,他制定了这样的管理方式——危重症患者进重症监护室,根据情况行体外膜肺氧合机或气管插管,专人护理;亚重症患者注意监测,并经鼻高流量吸氧;普通患者也要做好隔离,检测到位。这些精准的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情进展。
从谋一域到谋全局,张国俊对河南省新冠肺炎整体救治是自信的,全省147家定点救治医院的治疗都非常规范,有效地降低了疫情的防控难处。
“哎呀,提起来这件事我就高兴”
每天早上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数据,全国、河南、信阳这三个地方的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等,看了之后他还要在心里估算一下信阳各方面数据的占比。他的时间排得密不透隙,每晚凌晨1点前不能休息。在信阳一线战“疫”,转眼多天过去了,而患有糖尿病多年的他,随身携带的胰岛素也都快用完了。
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苦有难,但每个人都坚信一定会有意料中的好消息一扫往日的阴霾。2月8日,信阳第一例上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成功撤机,这是目前河南省第一例成功撤机的患者。2月12日,又1例危重患者成功撤离体外膜肺氧合。
而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一对母子平安闯关。1月31日紧急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一名27岁新冠肺炎产妇合并急性妊娠脂肪肝分娩一男婴,随后婴儿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此后,经专家组会诊,一线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产妇成功撤掉了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从危重症病房转至普通病房,宝宝状况平稳。
“2月6日拔的管子,她冲我们伸大拇指时还有气无力。第二天再会诊时,脸色红润了很多,手是一下子就高高举起的,母子平安了。哎呀,提起来这件事我就高兴。”张国俊说。
“不说家里的事儿了,说多了会伤感。”
每天晚上,当张国俊一一回复完微信留言,想给6岁的儿子打个电话时,往往已是凌晨。他和儿子的时间,似乎是两条平行线。白天儿子想他,他忙;夜里他想儿子,儿子却睡了。听到妻子说“儿子想爸爸都想哭了”,一丝愧疚瞬间涌上心头。
他的手机24小时“备战”,对接当地卫生健康委;他的微信推送给信阳8县2区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同行工作,推进诊断流程的同质化……他的这点愧疚尚未来得及发酵又因手机上密密麻麻的信息提示而稍纵即逝,是病人的CT,是检查单的照片……他知道时不待人,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错,因此他更珍惜抗疫的每分每秒。
“不说家里的事儿了,说多了会伤感。”他主动掐断了这个话题。或许在儿子眼中,他是一个“不负责”的父亲;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不孝顺”的儿子;在妻子眼中,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但他知道,亲人们“抱怨”声中,无不透露着对他工作的支持,对他行为的理解。
一袭白衣,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一个人不惧生死?用生命赴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 无数个像张国俊一般的白衣天使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心亦安,唯愿山河永固,人间皆安!(刘乐乐 撰稿)
张国俊在战“疫”一线
张国俊为病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