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考古大咖聊“考古那些事儿”

23.05.2016  08:43

  5月21日,参加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专家在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欣赏这里出土的彩陶双连壶。大河村遗址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 史长来 摄)

  5月21日—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古都郑州举办,吸引了中外考古界大咖齐聚一堂聊“考古那些事儿”。这次大会不仅是中国考古学界面向世界的集体秀,也是国内外顶尖学者思想观点的碰撞。

  在开幕式当天,国内11位考古大咖发表一系列主题演讲,其中5位获得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的项目负责人用中英语的幻灯片,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全方位展示了发掘、考据和文保的全过程。“田野考古奖能最好、最全面地展示中国考古学的现状,集中反映出中国正努力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

  首届考古学大会在学术交流方面,有13个专业委员会进行分组讨论,这是中国考古学会首次以这种形式交流,使得议题相对集中。分组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汇报了最新考古研究成果、阐述了前沿考古理论。

  结合案例,有的专家披露东赵遗址、海昏侯等考古热点背后的故事,有的专家阐述如何将考古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有的专家就如何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给出建议……

  专家们交流过程中,时而犀利,时而幽默,思想碰撞亮点颇多。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莫妮卡·汉娜提到保护文物不仅要靠考古学家的抢救发掘,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呼吁不破坏古物、不参与非法的文物交易时,让大家产生强烈共鸣。

  “这是一次广泛交流的大会,这样的交流和探讨会非常深入。在中国当下所处的大时代,考古学要做三件事:科学化、公众化、国际化。”王巍表示。(记者 温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