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小伙嫌下班后生活空虚 免费帮人刷墙成网红

06.03.2016  12:30
永城小伙嫌下班后生活空虚 免费帮人刷墙成网红 - 新浪河南
永城小伙嫌下班后生活空虚 免费帮人刷墙成网红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永城小伙嫌下班后生活空虚 免费帮人刷墙成网红 永城小伙嫌下班后生活空虚 免费帮人刷墙成网红

  “啊,不会吧!连家里人都知道了?怎么会传那么广?”第一次接到记者电话时,人称“最美刷墙哥”的罗冰有点紧张,有些不知所措,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做的这些事情会得到这么多肯定。在他看来,工作之余义务修补墙壁是让自己更充实的生活方式,是与过去那个沉迷网络的自己告别的分割线。

  2月底,“最美刷墙哥”的消息在网络中逐步传播开来。罗冰一不小心成了一名网络名人。“啥名人不名人的,不都是个人名。”虽然对突然成为“网红”有些不适应,但罗冰还是保持了当初的平常心——“就是干点实事,其他都不重要”。3月1日,记者从商丘出发,并在2日抵达浙江省绍兴市嵊州与罗冰相见。一个中等身材、萌萌的微胖青年真实地展现在了家乡人面前。

   曾是“网瘾少年”状况不断

  在被网络关注的这几天里,罗冰的经历已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可见到了记者,这位来自永城市条河乡的27岁青年还是说出了一句吊足记者胃口的话:“有些事,还是想跟老家人说说。他们都不知道。”罗冰还有什么秘密不被人知?有很多,上学时的,打工时的,以及做义工后的。年龄不大的罗冰,其经历已可谓颇丰。如果他不说,很少会有人把“问题学生”“网瘾少年”与“最美刷墙哥”之间画上等号。

  15岁“小学五年级还没毕业”,这便是在学校时的罗冰。对于学习,罗冰提不起兴趣。数次留级,已经“”了的罗冰成了一个不服老师管教,不与同学合拍,学习差,纪律更差的“问题学生”。那种“差生”能有的缺点,几乎都可以在当时的罗冰身上找到影子。眼看罗冰在“差生”的路上越走越远,父母找不出更好的选择,决定让罗冰到社会上“吃吃苦”,期待他能有所转变。2005年,罗冰15岁,听到不用再学习的消息,他欢天喜地地离开了学校,跟随姑父到嵊州闯荡。

  初到嵊州的罗冰在一家大酒店做服务员。这份工作让他结交了不少年龄相仿的好伙伴,也差点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身处异乡,刚能挣钱的罗冰在几位年龄稍长的伙伴引领下走进了网络世界。当时,一款网络游戏正火爆全国。孤独的罗冰玩起了这款网游,并被虚拟世界里的激情深深吸引。罗冰掉进了“网瘾”这个无底洞,不能自拔。

  父母、女友,身边人尝试了各种方法挽救罗冰。可在网络的魔力面前,说教、打骂,亲情、爱情,统统失效。罗冰当时对网络游戏的痴迷程度可以用时间和金钱来做衡量。只要不上班,他会把所有时间花在网络上。最长的一次,他曾在网吧里吃住一个月,直到身无分文才回到单位继续上班。罗冰说,他算过账,10年间,他在网络游戏中投入了16万多元。可以说,初到嵊州的10年间,罗冰是在为网络游戏打工。

  罗冰的姑父屈向光说:“当时连他爸妈都放弃了,觉得这孩子是废了。

   戒网后努力转变

  就在身边人都觉得罗冰这一生要毁在网络游戏上时,2014年起,罗冰尝试起戒除网瘾。“当时听到、看到身边人因为玩网游没钱毁了自己,反思了自己那几年的样子,再说玩网游把身体玩出了毛病,我觉得不能再玩了。”下定决心的罗冰很快走出了对网络游戏的痴迷,2015年年初,他戒网成功。

  不玩游戏了,罗冰突然感到生活变得空虚了许多,他需要一项乐趣来打发每天下工后的疲倦和时光。当时,罗冰已成为一名油漆工,和父亲、哥哥组成了小团队。2015年4月的一天,罗冰忽然有了灵感——何不下班后义务给人刷墙。那天做工的闲暇时间,罗冰登陆到嵊州108社区网,发贴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有没有网友需要刷墙的,本人可以义务帮忙。

  一帖激起千层浪,网络上的汹汹舆论令罗冰有点招架不住。“原本就是想闲了打发下时间,对我好,对别人也好,没想到会这么多人反对。”据罗冰介绍,当时跟帖中有超过半数是冷嘲热讽和辱骂,甚至很多人直接怀疑他的动机,认为他要么是为夜里行窃踩点,要么是色胆包天,要么是亏心事做多了来还良心债。

  那段时间,一些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罗冰坚持下来的信心。浦口街道明山桃源小区的高女士是留言给罗冰的第一位“雇主”。高女士留言的当晚,罗冰上门服务,前后花了两个晚上为她家修补好了破损的墙面。高女士拿出200元钱表示感谢,罗冰拒绝了。他说既然答应免费修补,就不能要钱。高女士感激不尽,把罗冰做义工的事情发在了网络上。随着传播面的扩大,相信罗冰的人日益多了起来。

  从高女士开始,罗冰坚持“每日一贴”,留下自己的微信号和手机号,接受大家预约。从2015年4月份到今年2月13日春节返乡前,罗冰已为107个嵊州家庭修补了墙面,网络上,“最美刷墙哥”这一名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