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帮扶4727名青年实现就业 训练助宅男宅女走出家门

08.08.2015  06:23

原标题:今年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帮扶4727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就业训练助宅男宅女走出家门

就业训练工厂的晨会上,蒋丽辉(站立者)正在分配工作任务。叶莎摄

长期足不出户,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生活圈狭小;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亦或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者……”这是百度百科上对宅男宅女的解释。

今年,“帮助800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推进“启航计划”为抓手,大力促进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仅上半年,就帮扶4727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

怎样唤醒“沉睡者”?来训练工厂

年轻人在家宅得越久,要迈出家门求职,就越需要勇气。我们要把这群年轻人从懒散状态中叫醒。在一个模拟的职场环境里,让他们通过做成一些小事,提高自信,并学习一些基本的职场规则。同时,指导他们写简历,进行面试培训,充分挖掘潜力。

——就业训练工厂“总经理”蒋丽辉

7月底的一天,记者走进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的就业训练工厂,13名学员正在“上班”。这些人都是长期失业在家的宅男宅女,是训练工厂的首批学员。

训练工厂模拟一家公司的机构设置,设立信息部、市场部、组织部,13名学员分别充当三个部门的员工。信息部负责搜索招聘信息,市场部负责对信息进行匹配,组织部负责与招聘方联系,推荐学员参加面试。

公司总经理”蒋丽辉曾担任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近20年,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发现,学员普遍缺乏自信。上台讲述简历时,有的低头看脚尖,有的抬头望天花板,有的甚至把后脑勺对着听众。晨会上,蒋丽辉让大家谈职业定位,听到最多的词是“迷茫”,每个人的自我评价都很负面。此外,他们还有睡懒觉的习惯,几乎人人都迟到过,有的甚至睡到中午才打电话来道歉。

这里模拟职场环境。每天,组织部的5名员工分别去找其他员工访谈,交流求职经历和心得。过程中,每个人的发言都会收获鼓励。三周过去,没有人再迟到或缺席;晨会也越开越长,大家的发言越发踊跃,有事实的讲述,也有感想的抒发,还有了眼神的交流。周末,有人会在微信群里感慨,“在家太无聊,还不如去上班有意思。

长期宅在家中,这些年轻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在训练工厂,他们身上的缺点被指出来,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自主地去改变。

你的嘴好臭!”一天晨会上,小英身边的一名男生吃了大蒜,她很大声地指出来,这名男生感觉非常尴尬,可小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蒋丽辉告诉小英,话虽然正确,但也要考虑场合,顾及对方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话一出口,她便会主动收回,“哦,这样说不对。

   条件不差却赋闲在家?摆正心态

不少失业青年本身的条件不差,但由于职场定位存在偏差,始终不能弥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还有的则是由于父母对工作过于挑剔,高不成低不就,只能赋闲在家。针对这样的失业青年,我们会多次上门,开展指导,帮他们摆正心态实现就业,积跬步以至千里。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梅三居委会就业援助员沈漪

一天,沈漪正在值班。一名中年妇女一进门就说:“我要找你们社工,帮我儿子做心理疏导!”原来,她的儿子小王是一名80后,大学时成绩优异,持有八级英语证书,平时爱好打篮球,自尊心较强。虽然曾经有过几次成功面试,但他老觉得专业不对口,想着后面还会有更好的机会。没料到,此后一年半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宅在家里。母亲担心,长此以往,儿子会不会得忧郁症?

之后,沈漪专程登门。打开门,看到小王,瘦高个,皮肤白皙,文质彬彬。小王的母亲已经退休,身体也有病。小王父亲为了照顾妻子,早已辞职。针对这一情况,沈漪与他面对面交流。

你有远大的志向,这值得肯定。但也要考虑到家庭的现状,从实际出发。”沈漪告诉小王,年轻人应该树立求职自信心。碰到不顺利的事,要找到妥当的方式进行情绪疏导。“比如,打篮球就是一种排解郁闷的好方法,而这正好是你擅长的。

这次谈话后不久,沈漪又上门指导,并用就业导航快线平台对其进行网上测试。这令小王觉得很新鲜,从测试结果来看,小王很合适做客服管理人员。当得知一家外商投资贸易公司的招聘信息后,沈漪马上告知小王。在沈漪的推荐下,他参加了专场面试,

面试前,沈漪还对小王的着装、应答技巧等予以辅导。经过层层筛选,小王最终被录用为市场信息客服。

  动不动就被炒鱿鱼?得适应职场

有些年轻人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难以适应职场规则,一味追求舒适、自由。他们往往找工作容易,但都做不长。这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徐汇区职业指导员丁洁

王锋(化名),1986年出生,2005年大学肄业后从事过动画制作、营业员、物管员、装配工等工作。但时间都很短,短则几天、一两个月,最长八个月。赋闲在家的时间里,他大多在健身,或者跟朋友出去吃吃喝喝。

看他整日游手好闲,父亲警告:“你再不找一份正经的工作,以后一分钱也不给你!”王锋这才害怕,想重新找一份工作,此时他已经失业两年。

第一次见面时,丁洁注意到,王锋注重外表修饰,沟通能力较强,但为人浮夸、懒散。王锋强调:“工作要舒适、自由。”丁洁直言:“你抱着这样的动机求职,对企业是不负责任的,自己也无法体会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因为王锋较长时间没有工作,一时难以适应坐班,于是丁洁建议他从低职位做起,尝试一些销售、业务类的岗位。这样,既可以发挥他的个性优势,又具有工作时间弹性大的特征。

去年4月,王锋被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录用为业务员。可不到半个月,他被炒鱿鱼了。原来,王锋和几名业务员到一家客户公司进行灭鼠工作时,他竟躺在沙发上睡大觉。之后,王锋被一家工贸公司录用,担任电话客服。不过,嫌领导安排的夜班太多,他竟扔下一纸辞职信直接走人。第三份工作是卫生监督员,可干了不到半年,他又被辞退。王锋十分郁闷,他自认为这次自己的工作很负责,人际关系也不错,譬如帮领导代购名牌包等。

于是,丁洁认真地跟王锋分析辞退原因:工作态度懒散、说话浮夸,不善于职场人际沟通。同时,给出一些指导,“你要知道有些话自己说出来认为理所当然,在同事和领导眼中完全是相反的解读。”例如,他到处讲托人帮领导代购物品,这恰恰是被辞退的因素之一。同时,丁洁也对他进行鼓励,“这三份工作一份比一份久,难道不是进步?你已经朝着稳定的工作努力,要有自信。

现在,王锋到一家公园当了绿化养护工,至今已经超过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