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清工资 42名被困迪拜工人开始陆续回国
被困45天后,滞留阿联酋迪拜的42名中国工人开始陆续回国。7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馆,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正在积极处理。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涉事劳务公司并无劳务派遣资质,该公司郭先生称,劳务派遣由其他公司代理,目前该公司已与被困工人结清工资并安排他们分批回国。
事件
工人自述被困迪拜数十天
来自安徽合肥的工人张亮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11月,他们一行80多名工人通过安徽合肥“肥东县费大郢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签署合同,每人缴纳1万到2万元的押金后,赴迪拜从事建筑工作。
滞留工人聚集在宿舍楼道里,自2月起他们已被困了45天
张亮回忆,到达迪拜后,他们一直在中建硅谷产业园项目部干活。“路上来回要将近6小时,工地上还经常加班,不加班算上路上的时间一天也要干13个小时。” 2月初,有一名工友从施工现场高处掉下来,两个后脚跟粉碎性骨折,“郭老板没有及时给那个工友做手术,送回国后,医生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张亮自述,工友在迪拜被延误治疗,可能与他们没有工作签证有关。“我们来之前劳务公司承诺过,交了钱到迪拜后一切手续都由公司帮忙办理。”但如今,他们到达迪拜已经4个多月了,工作签证仍“不见踪影”。
此后,工人群体中有包括张亮在内的42名工人,对郭老板表示不满。除此之外,他们承认曾阻拦余下的数十名工友,不让他们上班。据了解,工人们并非中建员工,是由金手公司(Al Ayadi公司)雇佣。因为金手公司没有按时履行合同,两个月前,中建公司终止合同,工人们陷入“无活可做”的困境。
自2月底到现在,42名工人便一直被困在迪拜沙迦劳工营。张亮称,大约两周前,工人宿舍的食堂不再买米买油,几近断炊,无奈之下工人们决定向国人求助。
调查
涉事公司被指无劳务派遣资质
7日上午,北青报记者联系了涉事劳务公司的郭先生,他否认工人们提到的“没有办理工作签证”一说,并向记者发送了部分工人的签证照片。郭先生说,当时那名工人摔伤后,曾主动找到他协商要求“一次性解决”,最终他支付给受伤工人8万元,并送他回国治疗。
此外,北青报记者从工人当时和劳务公司签署的《劳务派遣人员出国劳务协议》中获悉,协议内容规定:乙方工作地点在迪拜境内,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并签署了《劳务人员出国保证书》。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肥东县费大郢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显示,公司没有可以进行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
郭先生称,安徽省肥东县费大郢建筑劳务公司的负责人正好在迪拜金手公司(Al Ayadi)做工程,“工人们觉得和个人签合同没有什么保障”,所以就用公司名义和工人们签了合同,劳务派遣是委托给另一家公司做的。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郭通过其安徽省肥东县费大郢建筑劳务公司与工人签署用工协议,每人收取押金1万到2万元不等,派遣工人到迪拜务工。在未给工人办理工作签证的情况下,经人介绍参与中建项目分包,后因手续不符合要求被用工单位停工清场。”
目前,总领馆正在积极处理此事,而劳务公司的郭先生也表示,6日晚已经与工人们结清工资。至于工人们担心的押金问题,他表示将在回国后,按数退还给工人。7日上午,多名被困工人告诉北青报记者,42名工人中已有11人搭乘迪拜当地时间凌晨3点的飞机回国,余下的31人陆续搭乘当天下午和晚间的飞机回国。
部分滞留工人7日开始登机回国
对话
滞留工人:回国后不打算来了
北青报:来迪拜前劳务公司怎么承诺的?
张亮:他们说迪拜工作环境好、工资高,中午食堂有一荤两素还有汤,还有休息时间。但是到了迪拜之后傻眼了,宿舍环境不怎么样,离工地还远,工作时间也长,动不动就加班,一荤两素一汤也没有。
北青报:在迪拜你主要做什么工作?
张亮:瓦工,我们早上5点不到就要起床,吃米饭就咸菜,吃完坐大巴赶路到“硅谷”,路上要3个小时,到那儿干到中午11点半下班。间隔时间长饿得扛不住,我们想吃点自己花钱买的大饼都不行,被发现了老板就让你“休息”,“休息”就没有钱拿。
北青报:之前出国打过工么?
张亮:2013年到2015年,我去过新加坡打工,也是做瓦工,干满两年合同回的国。
北青报:被困在迪拜的情况,家里知道吗?
张亮:知道,我老婆急得都去广州打工了。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小升初,小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平时老婆在家带孩子,我负担家庭开支。国外打工辛苦点,但是能攒到钱。如果不出意外,一个月差不多1万块钱工资。但我这边出问题以后,只能把孩子留给70多岁的父母带,老婆也出去打工。
北青报:现在工资结算了?
张亮:结算了,我6号晚上领到了3万零几百元的工资,虽然没有拿到当时他们口头承诺的休息日200元补助的钱,也没有800迪拉姆的生活费补助,但能拿到工资已经比较满意了。现在就担心我们回国以后,老板不回国,不给我们退押金。我交了1.5万元的押金,不拿回来,我心疼。
北青报:回国后还打算去国外打工吗?
张亮:我不想再去了,有点害怕,万一再遇到这样的公司和老板怎么办?我就想在合肥找个活干,安稳点。 文/本报记者 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