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农业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的演进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现代化就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民由分散居住走向集聚居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更加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民现代化就是塑造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的过程。培育农民具有现代观念,乐于接受生活方式的改变。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种田能手,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通过培训,使脱离农田的农民掌握一种专门技术、会经营、了解市场,具备在城镇二、三产业部门就业的能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展城镇生产力是关键,发展城镇生产力能够带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引擎。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展涉农产业带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通过在城镇建立农机具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用物质运输站、农产品加工贸易公司等,辐射服务周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展非农产业,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出来的部分农民提供产业支撑。
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用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益,用机械化耕作代替手工和畜力耕作,用科技农业代替经验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样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互相支撑。
二是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引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城镇化为方向,引领农村的社会建设,将城镇的公共建设引向农村,让农民生活向市民生活转变。要通过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农民集约集聚居住,以市民社区化生活为方向,在乡村规划、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社区建设,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改变农民散居的生活方式。在引导农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加大投入推进水、电、气、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始终是现代化的主体,城镇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塑造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也就是要把农民塑造成两类人,一类是适应新型城镇化需要的非农产业工人,另一类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业工人。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用市场经济观念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经营自己创造产品的能力;将企业管理理念灌输给农民,提高农民管理农业、精耕细作的能力。使农民在打造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精品农业的进程中,把自己塑造成为农业工人。
塑造农业工人的目的,也是为了让部分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走向新型城镇的非农产业工人,将不再是如今离土离乡不离农的农民工,而是要成为离土离农不离乡,在城镇具有稳定住所、稳定经济来源、具有一技之长的稳定工作的非农产业工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