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正院级干部赵保佑同志带队参加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

19.06.2014  12:14
研讨会会场
我院部分参会科研人员合影   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福建省政协、河南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福建省政协办公厅、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厦门市政府、厦门市政协、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协办的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于2014年6月11日—12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参会人员包括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福建省政协、福建省直有关部门、厦门市政府、厦门市政协、河南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直有关部门的代表,来自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的专家学者,来自美国、韩国、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以及广东省政协、江西省政协、陕西省政协、山西省政协等特邀代表共约200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由正院级干部赵保佑同志带领张新斌、闫德亮、李立新、李乔、陈习刚、杨世利等科研人员,以及资深研究员杨海中、任崇岳、程有为、王永宽等10人与会。
  
  11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崇汇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云林、河南省政协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叶冬松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郭振家、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分别致辞,陈云林会长发表重要讲话。开幕式后进行第一次大会发言,由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主持,刘登翰、陆炳文、施由明、雷弯山、郑昭明、汤恩佳(由柯远扬代表)、陈耕、张新斌、陈文华、薛瑞泽、孙兴彻等11位学者分别发言,最后陈义初作总结发言。11日下午,大会进行小组讨论,与会代表分4个小组进行研讨。
  
  11日晚,召开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重要人事调整,改选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崇汇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改聘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女)、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女)、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改选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陶振江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另外,增选郑立中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增选汪晓微(女)、邹文珠、毕素勤(女)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增选郑立中、孙亚夫、叶克冬、汪晓微(女)、邹文珠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增选张冬生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会理事。
  
  12日上午,进行第二次大会发言,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永俭主持,张惟、廖俊杰、张佑周、杨世利、廖开顺、刘清、刘加洪、郭炳洁、吕书宝等9位学者分别发言。大会发言后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马健主持,中央巡视组组长、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徐光春,河南省政协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叶冬松等领导参加了闭幕式。闭幕式首先对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的人事变动进行通报说明。闭幕式第二项议程,审议通过了《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纪要》。最后,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新任会长杨崇汇发表重要讲话。12日下午,大会分二路进行历史文化考察。一路赴漳州考察东南花都和云霄县开漳历史纪念馆,一路赴泉州考察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开元寺。大会圆满结束。
  
  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挂靠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我院有一批专门从事河洛文化研究的科研人员,陆续推出了一批河洛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本次参会的社科院每位科研人员都认真撰写了论文(论文题目附后),在会上积极参与各项议程,充分展示了社科院在河洛文化研究方面的实力与地位。张新斌研究员在大会上发言,并担任分组讨论第三组的召集人。杨世利博士在大会上发言,并接受厦门卫视的采访。
  
  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为大会提交的论文
  
  赵保佑、陈建魁《固始移民与闽台姓氏分布特征的形成
  
  张新斌《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关系初论
  
  闫德亮《妈祖信仰的文化意义
  
  李乔《从行状墓志看宋代闽人的光州固始认同
  
  杨世利《从核心价值看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的关系
  
  张莉、李立新《从民间文化看闽南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关系
  
  陈习刚《陈元光研究述略
  
  任崇岳《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民族融合
  
  王永宽《龙文化:从河洛文化到客家文化的传承
  
  程有为《论河洛文化的核心内涵
  
  杨海中《河洛文化及其研究中的不足与差距
  
                                                                                                                                                                          (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供稿)